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中元节 > 正文

兴国有什么传统节日?

2023-01-08 19:08:33  来源:网络   热度:

答:

兴国客家人传统节日较多,一年12个月中,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而且每个节日都有着鲜明的客家特色。其中,尤以“春节、端午、中秋”三大节庆最为隆重。

立 春。又称交春,标志一年的开始,家家贴“迎春接福”,交春时辰一到,点香烛敬天地。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古称“上元节”。家家吃“元宵”(糯米汤圆)、闹花灯、舞龙灯等等。

花朝节。农历二月十五日。取百花盛开之意而得名。女孩子要在这天穿耳环孔。择此日结婚的较多,取“花好月圆、良辰美景”为吉庆。

清明节。家家户户进行扫墓祭祖,俗称“挂纸”。按兴国地方习俗,有“清明挂在前,冬至挂到年”的说法,故一般于清明节前三五天的良辰吉日。三代内亲属由各家自行祭扫,远古宗亲则集中祭扫,称为“做公堂”。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则祭扫革命烈士墓。

立夏节。立夏日家家宴饮,必酒醉肉饱,客家人叫做“撑夏”。所食多为腊味、盐蛋之类,粉蒸笼床是必不可少的,故有“腊杂节”之俗称。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俗称“五月节”,又称“端阳”、“重午”。家家户户门上插香蒲、蕲艾驱邪魔,洒雄黄酒驱蛇蝎,采药草煮水洗澡防百病,家家食粽子,小孩挂香包、蛋包。县城有龙舟竞赛。

食新节。六月六日,(也有地方是六月十五日),禾稼初熟,家家农户用新收获的稻米做米果,饱餐一顿,品尝劳动果实,企盼丰年,谓之“食新”。随着时代变化,科技进步,一季变二季、三季,禾稼成熟季节提前,温饱问题不再困扰百姓日常生活,“食新节”渐渐被人们淡忘。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鬼节”、“七月半”。是祭祀祖先的节日。将纸钱、纸衣、金银锭装于大纸包内,并祭以鸡、鸭血,于黄昏落日之际,整包焚烧。对新去世的人则加烧纸扎房子、纸糊家用电器、纸糊日常用品等。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晚上丰盛餐饮之后,阖家团聚一起,同食月饼、花生、柚子,共赏圆月。还有为纪念汉人反抗元军入侵“烧圆塔”(与元鞑谐音)、放“孔明灯”等传统活动。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又称“重九”。民间有登高饮茱萸菊花酒,进高山寺庙敬菩萨的习俗。蒸重阳酒,吃油炸芋包、炸薯包的风俗颇为盛行。

冬至节。兴国地方自古就有冬至扫墓的习俗。冬至日标志隆冬时节的到来,冬至时节腌制的腊肉、做的豆腐乳,香气浓郁,且不易生虫。因而有不少地方有冬至腌制腊肉、做豆腐乳的习俗。

小 年。兴国地方多以农历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小年”,实际上是过大年的序曲,为过大年预热或做准备。家家户户疏通沟渠,打扫庭院,擦洗台凳门窗,筹办年货。旧时,晚上送“灶君”上天,向“灶王爷”、“灶君老母”汇报,祈求赐福。

大 年。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为“除夕”,俗称“过大年”。这天家家户户贴春联,点燃香烛拜天地,备好三牲酒醴敬祖先。爆竹声中全家聚餐,又叫“食团圆饭”,长辈给未婚嫁的儿孙发压岁钱。晚上,围炉坐通宵,名叫“守岁”。现时,全家人同看中共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新年钟声敲响时燃放鞭炮焰花。

春 节。农历正月初一日为春节,俗称“初一”。早起开大门鸣爆,敬天地祖宗。晚辈为长辈拜年。这天,多数人吃素。吃早饭后互相串门道贺拜年。从初一起,直至正月十五,开始“打灯”闹新春。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以上习俗,在不同地方,会存在不同的差异。随着时代的变化,一些原有习俗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有的渐渐淡化,有的则以新形式替代。但是,无论如何变化,它所代表和传承的文化内涵,却是万变不离其宗,将长久地影响着一代代客家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