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碑文 > 正文

汉代滁州历史?

2024-07-10 15:10:17  来源:网络   热度:

一、汉代滁州历史?

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滁地曾是诸侯争霸的分野。

吴楚相争,攻战频繁,这里先属吴、越,后属楚,故有“吴头楚尾”之称。

公元前559年,楚国令尹子囊率舟师沿滁河打到吴国的棠(今南京六合),当回撤到滁河叫“皋舟之隘”的地方(今南谯区汪郢与全椒县陈浅之间),被埋伏的吴人打得大败。

秦汉一统天下分封郡国,江淮地属九江郡(又曾为淮南国)。

在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上,发现多处秦汉时期的古遗址、古墓葬、古文物,印证着当年车辚辚,马萧萧,旌旗猎猎的铁血场面,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楚汉相争霸王别姬一路悲歌的故事。

定远有虞姬墓遗址,其博物馆内存放的汉画像石在淮河以南绝无仅有。

三国两晋时期,滁河称为“涂(chu)水”,今滁州市区一带称为“涂中”。

三国时,江淮为魏吴争战之地,境内置县多因战乱而废弛。

曹魏在江淮地区的争夺,构成对孙吴都城建邺(今南京)的直接威胁。

吴军截涂水(滁河)筑“涂塘”,以水代兵,阻挡魏军。

史载东吴与魏交兵,吴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吴王孙权遣兵10万,作堂邑(滁河下游今南京六合)涂塘,水淹北道,以阻魏兵南侵。

所谓“涂塘”就是堰滁河水为塘。

两晋之时,“涂中”为江淮军事重地。

西晋咸宁五年(279年),晋武帝发六路大军攻吴,派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伷出击“涂中”。

翌年2月,吴主孙皓遣使献玺于涂中,“一片降幡出石头”宣告投降。

石头城即东吴都城建业(今南京),那时的“涂中”之城镇就是南京的桥头堡了。

西晋“八王之乱”时,东晋元帝司马睿为琅琊王、南下建康(南京)镇东将军督都扬江明交广五州诸军事时,曾在滁州西南山中避难,运筹帷幄蓄势渡江,在南京建立了东晋王朝。

今之滁州琅琊山就是唐代人因晋元帝司马睿曾“驻跸于此”而命山名。

东晋南朝270多年间,南方的政治形势很不稳定,战争较多,政权更迭。

北方民族不断南侵,南北割据对峙,大体沿淮河为界,江淮之间首当其冲成为战乱的前沿。

咸安元年(371年)大司马桓温破前秦王鉴、张蚝军于全椒城内积玉桥。

太元四年(379年),兖州刺史谢玄率三万精兵进驻白马塘(天长东北)打败前秦军队,安定江北。

南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置新昌郡,治涂中镇(滁州市区)。

大同二年(536年)置谯州。

陈太建七年(575年),移盱眙之北谯州于涂中镇,改称南谯州。

在东晋建立前后的数十年间,中原地区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流向南方,其中有士族地主,也有大量的劳动力,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技术也随之而来,这对于推进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而与南朝统治中心建康一江之隔的“涂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地位重要,演变加剧。

东晋统治者在南渡侨人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置了与侨人籍贯同名的州、郡、县以及行政机构,叫做侨置,在当时也造成了一些建置版图的混乱。

涂水流域在这一段时期内,建置迭更频繁,撤并立州郡县不断,曾先后侨置过顿丘、南谯郡等。

公元473年,刘宋元徽元年设立新昌郡,新昌城(即今滁城)成为郡治所在。

其后100余年间,又先后设过谯州、南谯州等。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正式设立滁州建置,州治在今滁州市区,隶属于扬州江都郡。

自隋初始置滁州至今近1500年,滁州建置虽代有变迁,兴废交替,但滁州之名在唐宋元明清一统朝代却少有更改,滁州辖境相当今市区和来安、全椒两县及南京市浦口区部分地区;濠州辖境相当今凤阳、定远和明光;天长属泗州。

唐朝时,全国分为十道,市境属淮南道。

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滁州,置三县,即清流、全椒、永阳(三县隶滁州,治今滁州市区)。

钟离、定远、招义(三县隶濠州,治今凤阳县)、天长(隶泗州)。

其中永阳县建置于景龙三年(709年),五代十国时期改永阳县为来安县。

天宝元年(742年)改滁州为永阳郡属淮南道扬州。

天宝七年(748年)因改唐玄宗诞日“千秋节”为“天长地久节”,千秋县亦更名为“天长县”。

唐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社会矛盾加剧。

天宝元年11月,淮西节度使刘展反唐,攻占滁州。

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庞勋率农民出身的戍卒起义,义军将领丁从实率数千人攻破滁州,杀死刺史高锡望。

到了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农民军扫荡江淮,攻克滁州。

唐朝灭亡后,经历了50年南北割据的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

滁州先置于唐末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建立的吴国统治,后为南方“十国”的南唐政权所辖。

(937年)杨行密部将徐温养子徐知诰(原名李升),夺取吴政权,都金陵,建国南唐。

滁州成为拱卫金陵的江北重镇,南唐同光元年(923年)在滁州西北关隘处建清流关,雄伟险要,扼南北交通。

柴世宗领导的后周与南唐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后周大将赵匡胤率军破清流关,大破南唐兵马,攻占滁州城。

世宗率军亲征,夺取南唐在江淮的十几个州县,南唐求和,后周与南唐隔长江形成南北对峙局面,滁州成为前沿。

柴世宗和后来成为宋太祖的赵匡胤在滁留下很多传说。

如全椒神山寺有一口“柴王井”。

北宋统一后,改道为路,宋代地方上有路、府、州、军、监之设。

监设于矿冶、牧马、铸钱、产盐地区,军设于要冲之处。

监、军多与府、州同级,府多设于较大而重要的州,各级长官称为知某府事、知某军州事、知某。

二、汉代历史备课教案

汉代历史备课教案

在学习历史时,了解中国的长久历史是非常重要的。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标志着帝国的统一和文化的繁荣。如何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汉代历史?如何设计一份系统而有趣的备课教案呢?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汉代历史备课教案,帮助您在教学中有效传达相关知识。

教案概述

这份备课教案主要围绕汉代历史展开,涵盖汉代帝国的建立、政治制度、文化发展、经济繁荣等主要内容。通过教案的设计,帮助学生们全面了解汉代的重要性,并培养其历史意识和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

  • 了解汉代帝国的建立和统一中国的意义
  • 掌握汉代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 认识汉代文化的发展和贡献
  • 了解汉代经济的繁荣和变革
  •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

1. 汉代帝国的建立和统一

通过讲解汉高祖刘邦的起义和秦末乱世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汉代帝国的建立过程以及统一中国的重要意义。

2. 汉代的政治制度

介绍汉代的政治体制,包括中央集权制度、丞相制度、郡县制等,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通过对比秦代的集权制度,帮助学生理解汉代政治制度的突破与发展。

3. 汉代文化的发展和贡献

汉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包括了文学、艺术、科技等多个方面的突破和繁荣。通过学习汉代的文化成就,让学生了解汉代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

4. 汉代经济的繁荣和变革

汉代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同时也发展了手工业、商业等多个经济部门。讲解汉代的农业技术、货币制度、贸易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汉代经济的发展和变革。

教学方法

本教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结合课堂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估

为了评估学生对汉代历史的理解程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 课堂小测试:设置几个选择题和简答题,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 小组项目:要求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完成一份有关汉代历史的展示项目。
  • 个人写作:要求学生以汉代历史为主题,写一篇读后感或研究报告。

教学资源

为了丰富教学过程,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可以使用以下工具和资料:

  • 幻灯片和投影仪:用于展示汉代历史的图片、地图等
  • 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收集有关汉代历史的参考书籍和网页资料
  • 角色扮演道具: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汉代的生活和经历

通过上述教案的设计和实施,相信学生们将对汉代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对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也是本教案的目标之一。希望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这份教案,从中收获知识和思考的乐趣。

三、汉代历史馆介绍?

展览馆利用原汉文化交流中心,投资1500万元,以汉代历史为切入点,分汉风厅,汉源厅,汉韵厅,汉礼厅等四个展厅,充分利用实物,文字,图片等资料,结合现代电声技术,全方位多形式地展现了大汉朝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科技文明等各个方面的卓越成就,呈献出一部鲜活的汉代史。

四、汉代河套的历史?

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开渠引水,发展农业。

周朝之前,属于狄人的匈奴人(归属存在争议)生活在河套。春秋时期,赵国的赵武灵王把版图延伸到阴山山脉,设立了云中郡,位于土默川平原东部。秦朝统一中原后,派蒙恬率十万大军将匈奴逐出河套,迁徙3万户到那里戍边,设云中、九原两郡。秦末移民都返回中原,

西汉时,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出云中击败匈奴的楼烦、白羊二王,占领“河间”,即河套。大臣主父偃上疏建议在河套筑城以屯田、养马,作为防御和进攻匈奴的基地。汉武帝接受这一建议,当年即置朔方郡(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和五原郡(今包头西)。前125年置西河郡(今陕西府谷西北)。河套地区还包括之前的云中郡和定襄郡,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当时的人们引黄河灌溉,当地农业迅速发展,经济繁荣。

东汉时,归附汉朝的匈奴人被安置在河套。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河套地区是北方多个政权争夺的重地。唐朝时这里被重新农垦,唐诗中有“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北宋时河套被西夏和辽朝所分别占有。在元、明、清时,河套以畜牧为主。清朝后期陕西、山西的一部分人迁到塞外,河套地区开始成为西北最重要的农业区。抗战时期,国军将领傅作义屯守于此,兴修水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这里的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清代光绪年问形成八大灌渠。解放后,1951年建成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1975年完成180公里长的总排干渠(俗称二黄河),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现共有灌水干渠5道,排水干渠13道,支、斗、毛渠纵横交错。河套平原有可耕地960多万亩,已开垦近500万亩。盛产小麦、玉米、高粱、糜黍、胡麻、甜菜、酒花、葵花籽等作物,是中国和自治区重要粮、糖基地,被誉为“塞上谷仓”、“塞上江南”。因多年排水不畅,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已进行综合治理。

五、汉代投壶历史价值?

投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仪和娱乐活动,起源于先秦时期,在汉代得到了广泛的流行。投壶在汉代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礼仪价值:投壶作为一种礼仪活动,在汉代被广泛用于宴饮、祭祀、外交等场合。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表达尊重、友谊和团结的方式。投壶的礼仪规范和流程,反映了汉代社会的礼仪和文化传统。

2. 娱乐价值:投壶在汉代也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娱乐活动。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增强智力和判断力。投壶的规则和技巧,也成为了汉代文人雅士的热门话题。

3. 文化价值:投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汉代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投壶的器具、场地、规则等,都被视为汉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投壶的发展和演变,也反映了汉代社会的文化和思想变迁。

4. 历史价值:投壶作为一种历史文物,在汉代也得到了广泛的保存和流传。投壶的文物和铭文,为我们研究汉代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总之,投壶在汉代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礼仪、文化和历史的载体。投壶的发展和演变,也反映了汉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六、汉代到唐代历史?

二者相隔398年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西汉(前202年—8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唐朝(618年~907年):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

七、汉代历史中有几个王?

一共29个,分别是: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少帝刘恭、汉少帝刘弘、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废帝刘贺、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汉孺子刘婴。

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少帝刘懿、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

八、益阳汉代历史名人?

益阳历史名人有:胡林翼,齐已,周立波,段德昌,潘志强,陶澍等等。

九、汉代陶俑的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可以反映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制陶水平等;历史研究价值方面,包括中国制陶史的发展情况,陶俑的装束反应但是人们的衣着,社会各阶层的历史面貌,还可以为研究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发展提供资料等等。

十、汉代琉璃有什么历史?

中国古代制造琉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到了汉代,琉璃的制作水平已相当成熟。但是冶炼技术却掌握在皇室贵族们的手中,一直秘不外传。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