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寒衣节 > 正文

过冬是立冬还是冬至?

2025-02-27 06:03:16  来源:网络   热度:87

一、过冬是立冬还是冬至?

过冬,是度过冬季的简称,一般称冬至为过冬,立冬节气时虽然已经进入冬季了,但是气象上和秋天一般无二,天气也不算很冷,冬至时,冷空气频繁,昼短夜长,因此冬至节气又被称为过冬,从气候上来说,到了冬至节气才算真正到了冬天。

二、冬月是立冬还是冬至?

冬月是指农历十一月。不是立冬也不是冬至。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2021年的立冬,是在11月7日,星期日。农历十月初三,辛丑牛年,己亥月,己末日。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2021年的冬至,是在12月21日,星期二,农历冬月十八。辛丑牛年,庚子月,癸卯日。

三、冬至年是指的立冬还是冬至?

时令含义不同:

立冬表示冬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此时天气开始由凉转冷。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左右。

冬至表示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此时天气变得寒冷。冬至一般在每年公历的12月22日前后。

2节气时间不同:

立冬是冬季第一个节气,于每年的11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时开始。

但是由于我国南北纬度之差,故真正意义上的冬季,并非都以“立冬”为准,而是以连续几天气温低于10℃为冬季。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3日照长短不同:

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4饮食习惯不同:

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而在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

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冬至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但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在江南水乡,在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吃赤豆糯米饭。

在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

而广东潮汕的则有吃冬节圆的习俗。

5气候表现不同: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纵跨数十个纬度,因而存在南北温差。但立冬之后南北温差更加拉大。11月,我国的青藏高原大部、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北部地区,平均温度已达-10℃左右。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两者的温差可达30℃-50℃之多。北方的许多地方已是风干物燥、万物凋零、寒气逼人;而华南仍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温暖宜人。

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四、交冬是立冬还是冬至?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

立冬意味着进入寒冷的季节,人们倾向进食可以驱寒的食物。立冬,闽中俗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立冬“补冬”。在广东的潮汕地区,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饭。在汕头,人们立冬吃用莲子、香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做成的香饭,这些也都是温热的食物。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五、吃地瓜是冬至还是立冬?

冬至吃地瓜。

冬至的时候在宁波习俗中有吃番薯汤果,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

六、先立冬还是先冬至?

在我国是实行双历法,一个是阳历也称公历;一个是农历也称阴历,把一年划定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为适合我国农业生产实际。四个季节包含二十四个节气,每个季节都是从四立节气开始的。所以说冬季也是先从立冬节气开始的,经过了小雪和大雪节气后,才能到冬至节气。这一天是白天最短的日子,自冬至起就开始了数九的天气,为一年最冷的时间。

七、冬至早还是立冬早?

一、立冬比冬至早。

二、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开始;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二个节气,有吃饺子的习俗。

三、二十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立冬还是冬至吃汤圆?

立冬,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九、农村过冬是指立冬还是冬至?

冬至算过冬。

在广东,过冬就是过冬至而不是度过冬季,这天,广东家家人都会做一种叫“粉果”的食品,类似北方的饺子,只是粉果比较大,用糯米粉做皮,用萝卜做主要馅料,还添加一些火腿猪肉腊肉五香粉小葱等做馅料,这天早上大家都很早起来去祠堂拜祭祖先,比过春节还重要。

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先民们自古以来就有在冬至祭祀祖先的传统,以示孝敬、不忘本。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灵,供品主要有三牲饭菜、三茶五酒等。

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又被称为“亚岁”、“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十、海参是冬至吃还是立冬吃?

海参是立冬吃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表示冬季正式开始。而海参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海产品,被认为具有温补身体、滋养肾脏、补益气血等功效。因此,许多人选择在立冬这一天吃海参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冬季常见的疾病。因此,海参是立冬吃的食物,也是冬至时节的传统佳肴之一。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