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为什么要早睡晚起?
一、冬季为什么要早睡晚起?
冬季天冷养生应早睡晚起
“冬三月,为闭藏”,到了寒冷的冬季,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白昼逐渐缩短,黑夜逐渐延长。此时可以适当延长睡眠时间,作息应逐渐调整为“早卧晚起”。
对“晚上睡不着,早起睡不醒”的现代人来说,“早睡早起”似乎成了一种奢望。然而,早睡早起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健康作息“金标准”,睡眠养生也要根据四时的变化适当调整。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大论》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四时变化,合理安排作息,也就是“春三月,为发陈;夏三月,为蕃秀;秋三月,为容平;冬三月,为闭藏”。
春夏时节万物复苏,一切生机盎然,正值天地之气相交、生命繁茂生长之时。此时,人体也要保持一种生机盎然的状态,平时应保持舒缓而积极的生活习惯,尽量去伸展自己的身体,穿上宽松的衣服,多去大自然中散步。作息上要讲究“夜卧早起”,即“晚睡早起”,入夜睡眠、天亮起身,根据昼夜时间的长短适当调整,与之平衡,每天保证6~7小时的睡眠时间即可。
“秋三月,为容平”,是指到了秋季,万物成熟,平定收敛。此时,天高风急气燥、地气清肃,大自然的阳气开始衰减,阴气开始萌生,作息上要注意“早卧早起”,即入夜即眠、鸡鸣起身,以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从而收敛精气,保持神志的安宁。
“冬三月,为闭藏”,到了寒冷的冬季,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白昼逐渐缩短,黑夜逐渐延长。此时可以适当延长睡眠时间,作息应逐渐调整为“早卧晚起”,早点上床睡觉,如果时间允许,待到阳光照耀时起床最好,以躲避寒邪、求取温暖,避免阳气受到扰动。在此时节,寒冷阴邪是最大的养生“杀手”,对本身就阳气偏弱的老年人来说,如果起床或晨练过早,很容易受到寒邪侵袭,受凉引发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甚至诱发心绞痛、脑卒中等疾病的意外发生。
二、猪是早睡晚起的吗?
不是。
猪没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基本上是想睡就睡。猪卧睡时间占全天75%以上。猪的增重大多在静睡时,约占增重的90%以上。猪对温度相当敏感,冬天如果猪舍某个位置日间太阳晒过几分钟,猪便睡在这个位置上,传统猪舍(全漏缝除外),普遍违反了这一规律,把走道设在中部或北部,也就是安排猪睡在中部和北部,中部和北部冬天阴冷,猪便移至南面位置睡觉。
三、冬天早睡晚起有道理吗?
《黄帝内经》对一年四季的起居规律有着详细的论述:“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阳光。”
意思是说在春季的三个月和夏季的三个月中,要睡得晚,起得早;秋季的三个月就要睡得早,起得早;而在冬季的三个月中就应该睡得早,起得晚,一定要等到太阳升起来以后再起床。
传统养生学认为在大自然中,一年四季具有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特点,所以大地植物就呈现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现象。人体也应该像植物一样顺应自然规律,所以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
春夏晚睡早起
四、寒衣节必须买寒衣吗?
寒衣节是必须要买寒衣的,既然要给逝者烧纸钱,相信逝者能收到,也就必须相信逝者也同我们一样四季换衣服,所以寒衣节是必须买寒衣的。
五、过了寒衣节还能送寒衣吗?
这种事情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在我们这里寒食节可以提前两三天烧纸送寒衣,最好是寒食节当天送寒衣。据说过了寒食节已故亲人就收不到寒衣了。这不过是活着的人的一种念想吧!
六、2021年寒衣节晚上烧寒衣吗?
寒衣节,中国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民众称为鬼头日,相传起源于周代。
寒衣节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在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品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品——冥衣。在祭祀的时候,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就叫做“送寒衣”,寄托着今人对先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哀思。
寒衣节烧寒衣并不能提前,需要在农历10月1号当天烧寒衣最好。若遇上紧急的情况,可以提前2-3天烧,节后是千万不能烧的。
不过,不同地区烧寒衣的日子也不一样。
南方部分地区,要求烧寒衣必须要提前烧。
有些地方则是当天烧纸,并且要在日出之前。
北方有些地区只要是在天黑之前烧就行,没有太严格的规定。
七、广东有寒衣节吗?
有。
南方有寒衣节。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人们也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为"授衣节"。由于十月刚入冬,九月授衣过早,宋朝时期这一习俗就被移至十月朔日。 民间将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
八、为什么寒衣节要炒豆子?
寒衣节炒豆子是晋北地区的风俗。在晋北地区,寒衣节这天在天黑前,各家的主妇都把柴搬进家,就准备钞豆儿嘣鬼用。
全家晚饭后,家庭主妇放好铁锅或是铁火盖,传烧柴草预热后,再放豆子入锅。用擦山蛋丝儿的木板擦子来回地翻搅,在锅里面的豆儿,“嘣—吧—”地叫着。这个时段,全村都是一样地在嘣豆儿,这就是为了要嘣走、嘣远那些进村乱跑没人管的孤魂野鬼和禁忌,保全家一年通顺,吉祥安康。
九、入伏要早睡吗?
夏季入伏要晚睡早起
夏季宜晚睡早起,宜比春日稍晚点睡、早点起,中午有条件的尽量小睡片刻,有助缓解疲劳,以保持心神安宁。
专家提醒大家,切记不能在楼道、屋檐下或通风口的阴凉处久坐、久卧、久睡。更不宜久用电风扇,因夏令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大开,易受风寒侵袭,吹的时间过久可能会引起头痛、腰肌劳损、面部麻痹或肌肉酸痛等。还要注意居住环境不要过于潮湿,夜间空调的温度不要开得太低,最好在26度以上,不要在露天及阴冷的地方过夜。
十、寒衣节第一年送寒衣吗?
我们这里寒衣节第一年是送寒衣的,在农村,好说十里改规矩,这些风俗民俗在不同的地方是不一样的。
比如清明祭奠去世的老人,如果老人的配偶还在,我们这里是要提前一天去祭奠,如果老两口都已仙逝,在清明前一天,清明当天和清明后一天都可以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