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清明节 > 正文

人间故事传说?

2024-06-07 12:37:17  来源:网络   热度:

一、人间故事传说?

【篇一】经典中国民间神话故事:哪吒闹海

  商朝时期,陈塘关守将李靖的夫人怀胎三年零六个月后,居然生下一个发光的肉球。李靖以为是妖怪作祟,便挥剑砍过去,没想到里面竟有个可爱的小男孩,手腕上套着金镯——乾坤圈,腹部围着一块红绫——混天绫。

  哪吒七岁那年,当地遭遇了干旱,有半年都没有下雨。一天,哪吒偷偷跑到东海边玩,跳进海里游泳。哪吒把混天绫放在水里,没想到整个海面都被映红了,他摆动一下混天绫,竟能搅起滔天巨浪,龙王的水晶宫也跟着摇晃起来。

  东海龙王受了惊,派出去查看究竟的巡夜叉被哪吒打死了,就又派龙王三太子去查看。

  龙王三太子骑着逼水兽跃出海面,大声喊道:“谁这么大胆,在此兴风作浪还杀死我东海龙宫的巡夜叉?”

  哪吒虽然人小,但也是敢作敢当,他拍着胸脯说:“是我!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儿子——哪吒!”

  “哪吒是谁?你杀死了巡夜叉,我就要取了你的命。”说着就向哪吒冲了过去。

  哪吒也不甘示弱,用混天绫缠住逼水兽的脚,用力往后一拖,三太子就从兽背上摔了下来,他又踩住三太子的脖子,用乾坤圈一打,三太子就变成了一条青龙。三太子说:“我是东海龙王的儿子,你竟敢打我?”

  “我正找龙王呢!想问问他为什么不下雨?”哪吒用乾坤圈猛地朝青龙的脑门砸去,还一下抽出了龙筋,痛得三太子在地上滚来滚去。

  这时,龙王也来到了水面,看见三太子的惨状,他立即派虾兵蟹将捉拿哪吒,这些虾兵蟹将哪里是哪吒的对手,被哪吒打得跪地求饶。龙王只得答应哪吒按时下雨。

  哪吒小小年纪就敢于同强大的龙王作斗争,足以说明他是个勇敢的孩子。

【篇二】经典中国民间神话故事:夸父逐日

  远古时期,在北方的荒山中,生活着一群力大无比、意志坚定的巨人,他们的首领叫夸父,因此大家称这个族群为夸父族。夸父族的人心地善良,勤劳勇敢,他们在深山里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

  有一年,天气非常炎热,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庄稼枯死了,河流也干涸了,郁郁葱葱的森林变得枯黄一片,夸父族的人纷纷干热而死。首领夸父看着这悲惨的情景,仰天大喊道:“太阳实在太可恶了,我一定要追上它,让它听从我的指挥!”

  族人听说夸父要去追日,纷纷劝阻他,有的人说:“太阳离我们太远了,就算你跑到死,也追不上它的。”有的人说:“太阳的温度很高,你还没追上它,就被会烤死。”但是夸父心意已决,他说:“为了大家,我一定要去!”

  第二天清晨,夸父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大步追去。太阳在空中飞快地移动,夸父飞快地跑着,他跨过无数的高山、河流。实在累了,他就停下来歇歇,并把鞋里的泥土倒出来,这些泥土居然形成了很多座大山。

  夸父追着太阳跑,眼看就要追上了,他的信心也越来越强。可是,越接近太阳,温度就越高,夸父也越渴得厉害,不过他并没有放弃,他不断地鼓励自己:“追上太阳,我的族人就能重获幸福生活。”

  经过九天九夜的奔跑追逐,夸父终于在太阳落山的地方追上了它。一个红彤彤的火球照得夸父满身金光闪闪。他想张开双手抱住太阳,可是它的温度实在太高了。这时的夸父又累又渴,他一口气喝干了黄河和渭河的水,仍然不解渴,于是只好向那纵横千里的北海跑去。

  可惜刚跑出几步,夸父就倒下了,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大山,他的手杖变成了一片枝繁叶茂的桃林,既能为路人遮阴,桃树结出的果实也能为人们解渴。

  夸父立下伟大的志愿,为了族人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去追日。我们也应该像夸父那样,从小就要为自己树立一个志向。

【篇三】经典中国民间神话故事:共工撞倒不周山

  黄帝去世后,他的孙子颛顼继承了王位。颛顼是个暴君,他不但不爱惜臣民,还用专制、强权统治国家,因此百姓怨声载道。

  水神共工是炎帝的后代。炎、黄两家早就矛盾重重,如今看到颛顼如此残暴,百姓也这样憎恨他,共工心想:“这可是我复仇的大好时机啊!”于是,他决定起兵造反。

  颛顼得知共工造反,勃然大怒,立即带兵平乱。双方的大军在一个临水的原野相遇了,水神共工立即作法,顷刻间,大雨如倾,水中翻滚的巨浪吞噬了颛顼的士兵。几个回合,颛顼就败下阵来,共工不肯善罢甘休,便乘胜追击。

  颛顼不得已,只好向火神祝融求救:“好兄弟,那水神想争夺我的王位,把我的士兵都淹死了。”祝融爽快地回答道:“我和他水火不相容,看我怎么收拾他。”说完便和颛顼杀了回来。

  只听“呼”的一声,不知道从哪里冒出很多火苗,朝共工的士兵烧去。共工赶忙用水迎战,这时,天地间不是熊熊烈火,就是滔天洪水,双方大战七七四十九天都未分胜负。

  颛顼和祝融联手后,实力增强很多,共工的士兵却越来越少,最后他逃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时,只剩下十几个士兵了。共工站在不周山下,仰天长叹道:“苍天啊!为什么要让这个暴君继续作恶多端呢?”

  看着擎天柱不周山,共工心想:“就算我死了,我也要为后人作出一点贡献。我把这不周山撞倒了,暴君颛顼也不会有好结果的。”于是,共工使出全身力气,撞向不周山的山腰。只听见“轰隆”一声,不周山被拦腰撞倒了。

  一瞬间,天地万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北天空向下倾斜,天上的日月星辰重获自由,并有规律地在空中移动,从此便出现了白昼、黑夜;倒下的不周山填平了东南方的洼地,形成了平原,勤劳的人们从此在这里幸福地生活。

  共工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他也成为被后人景仰的大英雄。

【篇四】经典中国民间神话故事:孙悟空大闹天宫

  孙悟空在花果山与猴子们过着逍遥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可是,孙悟空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兵器。一天,他来到东海龙宫,找东海龙王借兵器。龙王拿出很多珍藏的兵器,没想到孙悟空都嫌太轻了。最后,他把龙宫的镇海之宝——如意金箍棒拿走了。龙王一气之下到玉皇大帝那里告了他一状。玉帝派托塔李天王前去捉拿孙悟空,没想到都被孙悟空打败了。

  玉帝召集众神商量对付孙悟空的计谋,最后,太白金星说:“不如让他上天,封他个专养天马的‘弼马温’,他一定就会归顺的。”孙悟空上任后,把天马养得膘肥体壮。后来,玉帝又让他去管理蟠桃园。

  王母娘娘寿辰那天,七仙女奉命去摘仙桃,来到桃园时,惊动了正在睡午觉的孙悟空。孙悟空问道:“你们来这里干什么?”一个仙女回答说:“今天是王母娘娘的寿辰,王母娘娘邀请各路神仙参加蟠桃宴,命我们来摘仙桃。”

  孙悟空吃惊地问:“怎么我没有接到通知呢?”一个仙女笑着说:“你不过是个养马、看园的猴子,也能算神仙?”孙悟空听了大怒道:“你们敢讥笑我不是神仙!”于是施展法术将七仙女定在空中。他心想:“这玉帝老儿和王母老太婆真是欺人太甚,我老孙的本领比哪一个神仙差,他们竟然不把我当神仙?”

  孙悟空越想越气,他掏出金箍棒把蟠桃园砸得面目全非,还把所有的蟠桃装进口袋带回去给自己的猴子猴孙们吃。接着,孙悟空还施展法术,把神仙们都定住,把开蟠桃宴的酒菜全吃了,并且吃光了专供玉帝用的仙丹。

  做完这些之后,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回到了花果山,自封为“齐天大圣”,还在水帘洞口挂上了“齐天大圣”的旗子。

  孙悟空大闹天宫体现了他勇于与不平等待遇作斗争的精神。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恶意侵害时,一定要勇敢站起来,捍卫自己的权益。

【篇五】经典中国民间神话故事:后羿射日

  传说盘古开天地后,天上共有十个太阳,他们是天帝的孩子。每天黎明到来时,其中一个太阳就会坐着两轮车穿越天空,十个太阳轮流给大地带去光亮和温暖。

  有一天,一个太阳说:“兄弟们,我们一起去天空中游玩如何?我想那一定很有趣。”他的建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赞成。

  第二天天一亮,十个太阳都来到空中嬉戏玩耍。他们在天上玩得很开心,地上的万物却遭殃了。植物枯死了,河流干涸了,大地裂开了缝。许多人和动物不是渴死,就是被太阳晒死。

  有一个叫后羿的神射手决心射下多余的九个太阳,帮助人们脱离苦海。于是,后羿顶着烈日,背上他的神弓和神箭,爬到高山上,对准太阳,“嗖”的一声,第一个太阳应声而落;他又拉开弓,搭上箭,只听见又是“嗖”的一声,第二个太阳也从空中掉了下来。就这样,后羿箭无虚发,一连射掉了九个太阳。

  射掉九个太阳后,大地没有那么热了,天空也越来越暗。可是,最后的太阳却被吓得不愿再出来,整个大地陷入了一片黑暗。因为没有阳光的照耀,万物不再生长,猛兽也跑出来伤害百姓。后羿心想:“我一定要把太阳找回来。”

  于是,他背着箭,举着火把,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太阳居住的地方。后羿请求太阳每天继续升上天空,但太阳就是不答应,他说:“除非你还我九个兄弟的命来,不然我决不出去。”

  后羿生气地说:“如果你不按时升上天去,我就一箭把你也射死!”太阳为了活命只得答应了后羿的要求。

  从此,这个太阳每天早上从东方的海上升起,挂在天上,温暖着人间;到了晚上,才从西边落下去。

  为了百姓能安居乐业,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最终使人们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羿这种无私、勇敢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篇六】经典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相传,炎帝有个女儿,名叫女娃。女娃非常乖巧美丽,调皮可爱,是炎帝的掌上明珠。

  一天,女娃趁炎帝不在家,独自驾着小船到东海玩耍。突然,海上起了一阵狂风,顿时巨浪翻滚,海浪把小船打翻了,女娃也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

  女娃死后,她的灵魂化成了一只白嘴巴、红爪子的小鸟。它一边飞,一边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大家给这只鸟取名叫“精卫”。

  因为大海夺取了精卫的生命,所以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大海填平。从此以后,精卫不分昼夜地从西山衔来石子、木棒投到东海里。可是石子、木棒在入水的一瞬间就被冲得无影无踪。精卫没有气馁,仍日日夜夜在东海和西山之间来回飞。

  奔腾的大海嘲笑她说:“你真是不自量力,你一只小小的鸟儿也想把我填平?”

  精卫坚定地说:“哪怕再过上千年、上万年我都不会停下来,直到我死。”

  大海又问道:“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的生命,而且你还会夺去其他人的生命,所以我要把你填成平地。”说完,精卫又继续填海。

  精卫长年累月地往返飞翔,从不停息。一只海燕被她的行为感动了,与精卫结成夫妻,他们生出来的小鸟也和妈妈一样,去西山衔来石子、木棒填海。

  人们都称赞精卫敢于向大海挑战的精神。如果我们遇到难题时,也能像精卫一样勇敢,那么就没有什么困难能难住我们了。

二、慈禧清明节的传说?

慈禧太后曾经写过一首很著名的诗,但是不是清明节写的,而是母亲生日写的。

母亲七十大寿时,慈禧太忙不能回家,便写了这么一首诗送给母亲。原诗是这样的: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融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慈禧用这首诗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情。

三、关于清明节的传说?

公元前636年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宠妾骊姬心怀歹意,企图谋害太子申生、公子重耳,扶持小公子莫齐继位。介子推等忠臣知道后,便保护着重耳离开晋国避难。有一天,他们到了卫国的深山老林里迷了路,又累又饿实在走不动了,就在重耳断粮待毙之时,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非常感动,流着泪说:“永远忘不了‘割股奉君’的大恩”,并许诺将来继位之后,定不忘情。介子推回答说:“我不求你日后报答,只求你关心百姓,做个清明的国君。”

介子推与众大臣忠心耿耿随重耳流亡十九年后,在国人内应和秦国帮助下,重耳回国即位。当车子快进国都时,重耳把陪伴自己流亡用过的破席子扔了。介子推拾起破席,悄悄回了夏县裴介村老家孝敬老母。

重耳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当了国君,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在封赏大臣时,跟随他的有功之臣均得到高官厚禄,却忘了介子推。经有的大臣提醒,晋文公省悟过来,十分悔恨,觉得对不起子推大臣,他命令全国上下都寻找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再当官,便携母一起到风景秀丽的绵山岩洞中隐居,草衣寒食。此事不久便被晋文公知道,立即亲自率众大臣到绵山访求。

晋文公一行到了绵山下,派人上山百般呼唤,只有山谷回声,不见介子推出林相见。这时,晋文公要急于见到介子推,想到他是孝子,如果火焚绵山,介子推为保全老母性命,一定会背母出山。结果大火烧了多日,还不见介子推的踪迹。晋文公又率人进山寻找,未能找到介子推母子遗骸及物品,后有人从半山岩的岩洞中找到了半张破席子。晋文公接过席子细看,只见上面写到:“割肉奉君尽忠心,但愿主公赏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照复清明”。看后,晋文公感到很内疚,悲痛万分,追悔莫及。下今改绵山为介山,将一山岗定为他名义上的封地——介公岭,将介子推母子隐居的岩洞改建成介公祠,并立“介庙”于绵山脚下柏沟村南的柏树林之中,又命将定阳县改名为介休县。他还下令让随从人员把焚烧林的残木拾上几块,给自己做了一双木鞋。他每天上朝时都要穿上木鞋在宫厅行走,呱嗒呱嗒地声音提醒自己看着足下,就好像看到了介子推,后来人们将最忠诚的最尊敬的朋友称作“足下”。

晋文公焚绵山之日,正值“清明节”。晋文公十分感伤,令全国上下不得举火炊烟,并把清明节这天也称为“寒食节”。后人为怀念敬仰介子推,每逢“清明”都不举火,冷食一月,以后逐渐减至三日。“寒食节”从此便流传下来。

第二年清明节,晋文公率众臣到绵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以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要求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绵山踏青,抒发思念之情。并令寒食前一是为“炊熟日”,人们要做许多蒸饼,称作“子推蒸饼”;也有人家用面粉和枣泥做成燕子状饼(三角馅饼),然后用柳条串起挂在门据上晾晒,称作“子推燕”。每年清明节不仅在房屋(村后)栽柳,而且青年男女要上山踏青,并要头戴柳条编织的柳冠或柳环。当时有民谣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四、清明节的传说简写?

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五、关于人间社火文化的传说?

社火是源于人们对菩萨、历朝文臣武将的祭祀而来 。从宋代起,各种祭祀活动流传开来,形成丰富多彩的社火文化 。社火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 ,社火表演内容也极其丰富广泛。从上古的三皇五帝神话传说到历史故事,轶闻野史,传奇英雄等,无所不包,无所不演 。

六、清明节金猪的传说?

所谓金猪,就是在烧猪头部插上金花(即簪花,尖形,用金色的纸制成),用作祭品。清明时节,粤人以家族为单位,由孝子贤孙们扛着金猪,浩浩荡荡地上山扫墓祭祖,以金猪象征家族兴旺,事业红火,告慰先人在天之灵,以此向先祖表示孝心和敬意。

附原来金猪民俗的历史:

“太公分猪肉”这句广州话,源于旧时习俗。按人头来分,也特指男丁,女人是没有份的。族人生下男孩子后,要在新年的元宵节期间在祖屋悬挂一盏花灯,灯笼上写着这个男孩儿的姓名,告慰列祖列宗,族中又添了一灯,拜祭礼成后宴请族人。这个挂过灯的男孩子才算是“丁”,族长把这个小儿的名字写入族谱后,他就是这个宗族的一员。逢年过节分钱粮和猪肉时,就按族谱中的男丁来分配。如果全家都是女的,那就一份也没有。龙眼洞村的樊积龄先生,以龙眼洞村为例,就广州清明的烧猪讲了一段“古”:

清明拜山时拜的是“众村太公”,即开山祖大太公。就在大宗祠里边,用“切菜”(咸萝卜丝)、烧猪的肥肉、猪杂等装在钵头(大碗)的底层,上面再用一块块烧猪肉砌好,一钵为一份,60岁以上每人一钵,70岁两份,80岁三份,90岁以上者,能拿多少就拿多少,但能享受到“任拿”待遇的极少。拜山后在祠堂食“祠堂饭”,一般男丁可自带酱油,白米饭任吃饱,80岁以上的可以带3个孙子,(指男孙),70岁带2个,60岁带一个。如果是拜私伙太公,即二世祖以下自己各房的小太公,若是有钱的,二趟父老(父老的年龄以60岁为标准,未到60岁、五十大几的,称为“二趟父老”)都可入围,50岁就可领取一钵,60岁可取两钵,依此类推,越高龄者越多。

拜山时,一般老百姓都只是行路,拜大太公则有一千几百人同时去。第一批到墓前行礼拜祭的是有功名、有官职、有社会地位的,族中最大的长者;第二批是新襟,即有钱有地位,有影响力有威信,有能力解决村中大事的,即乡绅;第三批才能轮到村民,再按辈分高低、年龄大小、长幼次序轮流拜。清明拜山者抬着柴米油盐到山上煮饭吃,有地位的才有烧猪肉吃,其他人只能吃“白肉”,即未经烧烤的猪肉和别的菜。殷实人家一般都有猪肉炒咸萝卜粒、蚬肉炒韭菜、猪肉焖粉葛、绍菜黄牙白(大白菜)等四五个菜。

七、清明节的由来和传说?

“清明节”又叫“寒食节”因为两节日子离的很近慢慢的就合在一起了。据传说好像是古代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们夸耀功绩,告慰祖先近况的“墓祭”之礼。到了后来被民间纷纷效仿。

还有一说是关于春秋时期名士介子推的。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太子申生被晋献公的妃子骊姬陷害,最终自杀身亡,其弟重耳为保命流亡它乡,时间日长,随同的人渐少。很多门客离他而去只有少数几个仍然不离不弃。有一次重耳在流亡途中,又累又饿身上的食物都吃完了,重耳看在眼中急在心上,便避着人群偷偷在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成肉汤端给重耳。重耳得知后非常感动。

最后晋文公继位后大封群臣,确把介子推给忘了,介子推得知后不辞而别和母亲一同隐居绵山。

重耳经人提醒方记起介子推后追悔莫及,苦苦寻找,介子推避而不见,事急从权重耳让兵士火烧绵山打算把介子推逼出来,最后却发现介子推背着母亲被烧死在一颗枯死的老柳树下,并留下遗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八、清明节的传说200字?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躲迫害流亡国外。流亡中,在一个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没有力气了。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有个叫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肉,煮了碗肉汤,给重耳喝下。喝下后重耳恢复了精神,才发现肉是从介子推腿上割下的,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但是介子推很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知道后,亲自带人去请其下山。有人就献计,从上面放火逼介子推出来,火灭了以后,大家才发现介子推已死了。

晋文公大哭。 在树洞发现血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天定位寒食节。

扩展资料: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九、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扫墓节,历代有祭祖扫墓的习俗。后来,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已节合为一体,三者融汇成为我国精华的清明节。

传说清明节源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割股奉君”。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继位,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迫自杀。晋献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重耳为了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立起来。随他一道外出的大臣们找了半天都找不到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一个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将肉煮了一碗肉汤让重耳公子喝下,使之恢复了精神。

而后19年,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文公即位后,重重地奖赏了当初伴随他一道流亡的功臣,唯独忘记了救活他的介子推。介子推打点好行装,悄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着随行官员去请介子推。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要找到介子推谈何容易。于是一位随臣献计说:“绵山太大,而且树木茂密,只得从三面放火,留下一面,他一定会从未烧的一方跑出来。”大火烧遍了整个绵山,都没有见到介子推的身影。待火熄灭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坐在一棵老柳树下被大火烧死了。晋文公看到如此惨景,恸声大哭。

装殓时,才从树洞中发现一纸血书,上面写道:“割股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特意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在这天忌烟火,吃冷食。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又决定赐老柳树为“清明树”,并告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十、清明节的传说50字?

说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重耳没有了力气,站不起来,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给重耳做了一碗肉汤,重耳喝了以后,体力好了。

  十九年以后,重耳做了国君,重赏了他流亡的功臣,就忘了介子推。有人劝介子推面君讨赏,他最鄙视这种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跑到山上去了。

  重耳听说后,就想把介子推从山上拉下来,可山上树木太多,不好走,重耳就想用烟把他熏下来,结果介子推死了,还留下了一血书是:“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长清明。”

  所以这天就是清明节。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