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中花神指什么?
一、道教中花神指什么?
百花仙子。
虽然像各种脑残的电视剧YY出来了人物。但是古代却又这么一位神仙, 朱熹(1130-1200)诗《次秀野韵》曰“便赋新诗留野客,更倾芳酒酹花神”。高启(1336-1374)《梅花》诗曰“几看疏影低回处,只道花神夜出游”。另,《红楼梦》有芒种时节祭祀花神的情节。农历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生日。清代蔡云有诗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讲的正是百花盛开为花神祝寿的景象。二、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指的什么?
答:1上元节:正月十五。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有元宵节的存在了,后加入了道教的文化在其内,道教则把元宵节称作上元节,在上元节的时候天官赐福;
2.
中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也称为鬼节,中元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中元节的时候地官为人赦罪;也是民间进行普度祭祀鬼魂的重要活动;
3.
下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很多人不知道下元节是几号,是在农历的十月十五,下元节是水官为了解厄。
三、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指什么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元节: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下元节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祭祀祖先。下元节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
四、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指什么节?
上元节:正月十五。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有元宵节的存在了,后加入了道教的文化在其内,道教则把元宵节称作上元节,在上元节的时候天官赐福;
中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也称为鬼节,中元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中元节的时候地官为人赦罪;也是民间进行普度祭祀鬼魂的重要活动;
下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很多人不知道下元节是几号,是在农历的十月十五,下元节是水官为了解厄。
五、道教三元节中的下元节时间是农历哪一天?
下元节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
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在十月十五,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
古老的“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诞”、“下元水官节”。
关于下元节的记载:
《中华风俗志》也有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
宋吴自牧《梦粱录》:“(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
河北《宣化县新志》:“俗传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斋者。”
六、下元节的古诗?
关于下元节古诗有:下元日诣会庆节所道场,呈余处恭尚书——杨万里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 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下元日五更诣天庆观宝林寺——陆游 朝罢琳宫谒宝坊,强扶衰疾具簪裳。拥裘假寐篮舆稳,夹道吹烟桦炬香。 楼外晓星犹磊落,山头初日已苍凉。鸣驺应有高人笑,五斗驱君早夜忙。七绝·下元节 路人拂晓到郊南,行色匆匆祭下元。 送上纸衣能取暖,阴间先祖也知寒。诗寄下元节 馅是秋风皮是诗,情濡香糯意犹痴。 杆头旗飐红尘梦,应是三官眷顾时。
七、下元节的诗人。?
下元节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当天是“水官大帝”禹的生日,人们会准备香烛祭品拜祀水官大帝,以求平安,因此又称“消灾日”“下元水官节”。
著名的诗人杨万里和陆游,都写过下元节的诗,从中我们能看到当时下元节的仪式。
下元日诣会庆节所道场·呈余处恭尚书
——杨万里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
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
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
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下元日五更诣天庆观宝林寺
——陆游
朝罢琳宫谒宝坊,强扶衰疾具簪裳。
拥裘假寐篮舆稳,夹道吹烟桦炬香。
楼外晓星犹磊落,山头初日已苍凉。
鸣驺应有高人笑,五斗驱君早夜忙。
八、下元节的感想?
1. 随着下元节的临近,心情有点复杂,人果然还是要往前看。
2. 人走了以后能被活着的人记住,也是另一种活着的方式吧。
3. 农历十月初一下元节,又称祭祖节,寒衣节,清明节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纪念逝去的亲人!!!
4. 别再过万圣节 圣诞节了 我们有自己的节日 也有下元节 俗称鬼节。该像日本多学习 发扬自己的节日和文化了。
5. 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6. 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7.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装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8.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9.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10. 恐伤慈母意,暗向枕边流。
九、下元节是指哪一天?
下元节是指农历十月十五,又称下元日。
我国有三个“元节”,分别是上元节正月十五、中元节七月十五和下元节十月十五,它们的来源都跟道教有关。道教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之说,传说中三官的诞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于是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日,又正值收获季节,百姓有足够的粮食“斋天”,同时祭祀祖先。民国以后,下元节祭祀习俗渐废,合并到祭祀先人的中元节,所以七月十五又称鬼节。
十、下元节的圆月描写?
下元节为农历十月十五,正是寒冷的冬季,描写圆月的有:
1、月亮从树林边上升起来了,放出冷冷的光辉,照得积雪的田野分外白,越发使人感到寒冷。万点繁星如同撒在天幕上的颗颗夜明珠,闪烁着灿灿银辉。
2、冬天的夜晚,一轮圆月的影子,几点稀疏的星光,加上近地面人家楼房窗户间流溢出来的万家灯火,在天光云影和人间烟火的混杂中,抬头俯仰之间,自然生发出头脑中关于天地人合一的温馨与酣畅!
3、月亮,是那么皎洁明亮,月光虽不比太阳光的耀眼,却又独有一份清幽,淡雅。漫步在月光的笼罩之下,静静地享受这份恬静与飘渺,真是令人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惬意。
4、冬天的夜晚,月光朦胧,象隔着一层薄雾,撒落一地冷清。苍白的月光使人感到阵阵凄凉意,望着不再如水的月光,思绪穿过心情的那片温柔象雾一样点点漫延,徘徊许久许久,最终在一声无耐的叹息声中飘散飘散……
5、下元节的晚上,玉盘般的月亮高高悬在空中,可真圆啊!只可惜是个阴天,月亮像个顽皮害羞的小姑娘,一会儿躲在云朵里与我们捉迷藏,一会儿又露出脸儿来跟我们打招呼,过了一会儿,它又行走在薄薄的云层中,就像戴着面纱的少女在轻歌曼舞。,一阵阵清风吹来,多少有些凉意。风吹过树林哗哗地响,像流水,像瀑布,像涛声,还像美妙无比的的音乐,让我陶醉在朦胧斑斓的月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