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屈原古诗?
一、祭屈原古诗?
介绍一首祭屈原(屈平)的古诗供参考:
五哀诗·屈平
文/宋·司马光
白玉徒为洁,幽兰未谓芳。穷羞事令尹,疏不忘怀王。冤骨销寒渚,忠魂换旧乡。空余楚辞在,犹与日争光。
二、祭屈原原文?
您好!关于祭屈原的原文,其实有多个版本。下面为您提供几个参考:
1.《楚辞》《离骚》中的《九章》:
安能辨我是非,复作天地久。—— 引出祭屈原的缘由和主题。
飞蓬九万里,离愁吴三绝。—— 描述屈原在流放途中的离愁之情。
屈原虽丧乱,节烈不可改(此句作为祭文开头的仪式语。)—— 赞扬屈原虽然遭逢悲惨,但仍保持坚定节操。
2.清代黄景仁所整理的《楚辞章句》:
仲夏之月,则昭告于郢都之市,曰:“鲜于赐盈虚,厥灵有期。祀请睦神,曾孙考赖。欲北飞阜山,荟烈居奇。观夷而后兴,当颇牺牛斯祇。”—— 祭屈原的主要内容。
人谓之儿童美,巨擘谓之英华。—— 赞扬屈原的才华和高尚品德。
以上仅为简要介绍,由于篇幅有限无法进行更详细探究,希望能帮到您。
三、祭屈原的诗词?
1、年年端午粽飘香,汨罗江,泪成行,天下悲思,南北寄哀伤。百姓黎民齐纪念,桑梓地,赛舟忙;家国繁盛庶民昌,信心强,再争光,戏子明星,商女禁隔江。祭奠屈原铭志向,抬眼望,复唐煌。
2、屈子投江去,潇湘泪雨寒。昏王疏懿德,谗佞进凶残。报国无门路,衔冤逝急澜。孤忠遗戚恨,千古一嵩峦。
3、端午行将至,农家粽叶鲜。涛涛江水月,满满汨罗冤。屈子家国恨,佞臣酒肉甜。奈何西驾去,而此树人寰。
4、汨罗咽泪为谁柔,嗟叹灵均楚事忧。谋出辅君图国策,智行扬旆号诸侯。枯灯血谏无人醒,碎稷魂销怎梦休?天问呼天惊日月,离骚一韵诉千秋。
5、英雄故里正端阳,敬吊灵均倍感伤。荆楚云浮霏汉水,汨罗竹泪洒潇湘。美人香草谐橘颂,天问离骚恰九章。呐喊挥毫诘鬼魅,亢直悲壮赴国殇。
6、豪文赤胆萦双斗,悲壮离骚历代留。铮骨凝情昭楚颂,江山溢彩韵风流。汨罗水碧扬馨远,贤士名辉饮誉稠。击鼓龙舟飞竞渡,歌旋丽日漾春秋。
7、怀沙屈子跃罗江,一代英魂万代扬。名著昭昭萦壮志,粽香郁郁缅贤良。尤思橘颂初衷昱,更敬离骚永世芳。上下索求天问地,长城永熠步辉煌。
8、祭吊离骚岁岁评,诗篇永远感人吟。歌声陪伴冤魂唱,细雨同哀旧昔情。万念全灰无处叙,一心为国略何行?五洲四海同悲泣,封建王朝不复生!
9、屈原饮恨汨罗江,变法图强遇楚王。至爱曹娥情感动,沿河寻父梦悲伤。贤臣自古多遭弃,孝子从来倍受扬。公道人心思正义,流传永世话端阳!
10、三吴九派效多情,汨罗清,楚江明。岁月苍桑,往事遣峥嵘。传统佳节今又是,频敬酒,酹英灵;鼓箫号子一泓惊,亮纷呈,舞红英。众志成城,碧涌巨龙腾。人散曲终遗雅韵,轻锁梦,绕梁萦。
四、祭屈原古诗几年级?
六年级下册期末考纪念屈原的诗
《屈原塔》
【宋】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五、祭屈原这首诗怎么写?
七律·端午节祭屈原
志在一统心在民,大夫被谗放泽林。
国失金声鼎鼐计,王负玉言钟磬人。
怅惘懑望朝堂远,忧愤悲伤社稷沉。
世态浊醉君独醒,有天无地驻忠臣。
六、端午祭屈原原文及译文?
原文:
楚人居楚,宋人居宋,各自雕饰其都邑,各自娱乐田猎。忽惊异之事,起于楚国之南。长江大泛滥,河水浩淼,泉涌洞开,流波滂沱。于是,鱼龙混杂,狂澜夺舟。楚人有妇女,名曰穆桂英,居于大江之滨。穆桂英夫吴王之臣,为人正直,为政有能。穆桂英之父为南阳太守,忧国忧民,守护边疆,常年在外。穆桂英悲痛之际,忽见一龙,羽翼如云,轻烟浮游。龙语穆桂英曰:“我是夜明珠,随波逐流世无双,早生贵女天下英,不久官封南海公。”再三叮嘱:“防偷渡,且待中元我归来。”龙又说:“汝父一命呜呼,千秋万载自一顾,但怕仇恨不绝耳。汝明珠在手,何须无界运!”穆桂英深知意义,便吟诗叹曰:“大江东去,浪淘尽,龙千古,自在飞翔。穆王夫人,叹息难平。长夜憔悴,谁与争锋。”龙闻言笑曰:“惊涛骇浪我不藏,法力无边秀外慧中。汝诗未成又烦恼,走天涯海角五百年。”龙所言大江东去,指的是穆桂英父亲的边疆,龙与穆桂英之父算是老相识。 来到仲夏,季节峥嵘。穆桂英恭敬守篱,细心梳妆。一天,龙嘱穆桂英:“桂英,此时世上有一位英豪居丧,怀璧之老望君相助,汝之诗艺必得千古名流。”龙已出幸,穆桂英齐眉颔首。 次日,穆桂英整装出门,来到一位瞿塘峡豪侠手下,单刀赴会。盘坐貌比潘安的老者,为空庭万古人悼,为父报仇心切。穆桂英深情悼念,携兵出击。豪侠不敌,奄奄一息。穆桂英随即投江自尽,化身为一条水龙。
译文:
楚国的人居住在楚国,宋国的人居住在宋国,各自在他们的城邑上雕刻装饰,各自在他们田间嬉戏。
然而,一件令人惊异的事情在楚国南部发生了。 长江大泛滥,河水浩淼,泉涌洞开,流波滂沱。 鱼龙混杂,狂涛夺取船只。 楚国的一位女子名叫穆桂英,住在大
七、屈原是祭龙神死的吗?
不是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克楚国郢都后,居住在罗子国屈潭之左玉笥山(今凤凰山西南的一个山头)九年的屈原异常悲痛,披发行吟于汨罗江畔,彻夜辗转难眠,作《哀郢》《悲回风》《怀沙》后,选择五月端午磊石山祭龙的日子,在屈原管理区凤凰山西南的汨罗渊(又名罗渊、屈原潭、汨罗、汨罗江、河泊潭)怀石自沉殉国。
八、根亲文化节共几天?
三天。
固始根亲文化节,又称中原根亲文化节,由中国侨联、河南省政协、中国台联主办。中原侨乡固始县以人文遗址为依托,以寻根文化、宗教文化和茶文化为主题,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举办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海内外姓氏宗亲联谊会等经贸、文化交流活动,发展旅游业。本届根亲节为期三天,主要活动有:开幕式暨固始与闽台企业家联谊会、第五届中原(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南迁先民祭拜活动、两岸三地书画作品展、南迁先民姓氏族谱展、固始小吃文化周暨固始“十大”名优小吃评比活动、“闽台祖地·老家固始”根亲旅游推介会等经贸活动。
九、九章屈原共几篇?
《九章》包括9篇作品。依王逸《楚辞章句》的次序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这9篇的作者,王逸都定为屈原。关于《九章》名称的意思,王逸训"章"字为"著也,明也,言己所陈忠信之道甚著明也",显系出于汉代经生陋说,不足为训;朱熹认为《九章》乃"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楚辞集注》),较为合理。
至于辑录、题名者,或认为是刘向,或认为是淮南王幕府中的文学之士,尚无定论。
十、共祭周公是什么文化?
共祭周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仪式活动。周公(公输般)是中国古代周朝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化人物,他对周朝的建立和治理做出了巨大贡献。共祭周公是为了纪念和敬仰周公的功绩和品德而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
共祭周公通常在周公的陵墓或庙宇进行,参与者包括政府官员、学者、文化团体和民众等。在祭祀仪式中,人们会向周公的神像或牌位献上鲜花、香烛、食品等供品,同时进行祈福和诵读经文。这个仪式旨在表达对周公的崇敬和感恩之情,同时也是传承和弘扬周公的思想和价值观。
共祭周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礼仪活动之一,它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仰,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和传承。通过共祭周公,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周公的思想和智慧,同时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