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民风 > 正文

沈阳民风民俗是什么?

2023-02-18 14:45:54  来源:网络   热度:

沈阳民风民俗是什么?

1.沈阳秧歌 秧歌是流传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

沈阳秧歌属东北大秧歌,分高跷、地秧歌两大类。

沈阳人酷爱秧歌,他们舞得热烈、舞得豪放、舞得粗犷,令人振奋。

如今早晚或节假日的沈阳街头,不仅常有火爆的老年秧歌队表演,还有精品秧歌表演,如蹉步秧歌、灯官秧歌、少儿高跷和让人耳目一新的水袖秧歌、举顶高跷等。

每年,沈阳都有举办秧歌节,历时五至七天。

大型秧歌比赛是秧歌节的主体项目。

秧歌节的举办,让外国人更加了解中国,了解沈阳,也让中国和沈阳的秧歌走向世界。

2.西迁节和抹愚节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辽宁锡伯族都要举行盛大的节日庙会,以纪念220多年前锡伯族人从东北迁往西北边陲的壮举,这是锡伯族人最盛大的节日。

此外,还要举行文艺会演和赛马、叼羊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抹黑节则是在农历正月十六日,据说这一日是巡天神来视察的日子,一到这天,锡伯人不等天亮就纷纷出门,挨门串户,不分男女老少往脸上抹黑。

青年人见了老年人,先请安,后跪一脚,再向长者脸上象征性地抹一点黑,以示尊敬和吉庆。

也好让巡天神看见他们的诚心,免去小麦的黑穗病。

3.锡伯族的“喜利妈妈” 每逢正月初一,锡伯族家家户户都要供奉喜利妈妈,求她保佑全家平安、人财兴旺。

喜利妈妈是锡伯人求子孙繁衍不断的象征,又是记载锡伯族家庭州系的族谱。

喜利妈妈的牌位一般在堂房的西北角上,其象征仪标是一条两丈多长的丝绳。

它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大扫除后,开始供奉,到农历二月初二,再装入纸袋,放回原处。

4.撒路灯习俗 地处沈阳的西北地区有十月十撒路灯习惯,农历正月十五春节过后,专人组织二十至二十五人做灯笼,做好点火的纸包,等到正月十四的傍晚,举灯笼人排成两队,以锣鼓为前导,有人把纸包点燃,沿家放在地上,小纸包燃烧时间较长,又被沿路放在地面上,所以叫撒路灯,让人感到神秘惬意,更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5.火地与火坑 火炕是北方居室中常见的一种取暖设备。

火地与火炕一样,只是一个在地面上,一个在地面下而已。

火地与火炕设置方法相同,就是在地面下砌烟道,烘热地面,使热量在室内散发,增加室内的温度。

铺设火地、火炕的材料,一般以青砖为主。

火炕与火地的灶门,一般设置在室外,在室外烧柴。

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火炕与火地一般不设烟囱,而设置一种回旋形的烟道出烟。

这种烟道俗称二龙吐须。

在东北山区的满族人家,至今保留着这种建房习俗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踩高跷是东北的习俗,那么此习俗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大多数出生于东北农村地区的小孩,在很小的时候都曾经感受过,非常浓郁的东北地方文化习俗。尤其是在春节或其他重要传统节日时,各地都会举办十分隆重的大秧歌表演。而在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习俗中,“踩高跷”才是最令大家无法忘怀的美好记忆。

相信很多来过东北出差或旅游的人,对东北人的第一印象都不会太差。因为那种源于骨子里的热情好客,总会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无论大姑娘还是小伙子只要一张嘴说话,就会让人们感受到积极富感染力的东北话。

在很多年轻人的心目中东北话不仅特别好玩,而且还具有简单、直接、表意明确的特色。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东北人说话,嗓门都特别大或说话的语气特别冲,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他们淳朴、厚道、善良、的内心世界。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文化孕育一方灵魂。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东北人,以最冷酷的面孔和态度去面对天寒地冻,但是却把最热情的一面留给了朋友。即使是独具东北特色的民风民俗,也都具有一种很令人心驰神往的吸引力。

东北地域特色文化习俗扭大秧歌、踩高跷出生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东北小孩,日常生活中最有趣味性的娱乐活动,恐怕就是在过春节时成帮结队的去看扭大秧歌。孩子们虽然看不懂其中的内涵,但是却可以通过各种夸张的表演,以及五颜六色的秧歌服和锣鼓、唢呐中看出点门道。

“打起鼓来敲起锣,唢呐一吹心气活”,东北大秧歌的最大特色就是鼓乐喧天,妆容夸张、服饰绚丽、舞步潇洒,再加上各种富有真实感的道具,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秧歌表演就可以隆重开幕了。

大多数人都是听到打鼓声音之后,就会聚集到即将要表演大秧歌的场地。大姑娘、小媳妇儿、老年人和小孩子,人头攒动、擦肩磨踵一派快乐祥和景象。无论春夏秋冬不管严寒酷暑,只要有大秧歌表演人们就会蜂拥而至。

1.春节习俗“大秧歌”

(1)源于田间地头的“舞蹈”

在上个世纪由于东北地区的消息比较闭塞,所以即使外面的世界再精彩,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也无法感同身受。在漫长的冬季人们除了在家里“猫冬”之外,女人最常见的业余爱好就是凑在一起“侃大山”,而男人们则会打麻将或玩纸牌。

这不仅不利于健康的娱乐文化发展,而且还很容易因为家长里短,或者玩牌输赢而出现矛盾。但是当大秧歌在东北地区不断推广扩散时,很多东北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看扭秧歌上。所以大秧歌才会在东北地区快速发展,并成为了一种独具东北特色的文化习俗。

如果从根源上来讲扭秧歌习俗,其实发源于东北地区的田间地头。由于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老百姓平时根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所以人们在田间劳作休息的时候。就会扯着嗓子喊几声或又蹦又跳缓解一下身体压力。

久而久之当这些动作结合在一起之后,就变成了一种有体系的劳动舞蹈。当这种所谓的舞蹈与民间习俗、祭祀等相互交融之后,就形成了北方汉族民间喜闻乐见,并具有一种乡野气息的舞蹈形式,这其实就是最初的秧歌也叫作秧歌舞。

(2)源于古代“秧歌舞”

当然,如果深入一点去分析秧歌的前身,它其实就是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在古代社会很多地区都有比较有特色的民歌,当人们在田间劳动的时候唱起,这种容易让人身心愉悦的民歌之后,不仅更有干劲而且趣味性也特别浓。

还有一些地方的农民会在春耕之时,带领全家老小以及全村老百姓,一起走到田间地头敲起大鼓、唱起歌。并且也有出现一些手舞足蹈的舞蹈动作,当这些祭祀环节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出现“群歌竞作,弥日不绝”的现象,这种祭祀行为就被称为“秧歌”。

相传北宋时期在农民群体中就已经出现了“秧歌舞”。“言时较阳,春歌以乐”说的就是,农民在田间地头跳“秧歌舞”的情形。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东北地区的春节习俗扭秧歌,其实至少已经存在了1000多年的时间。

在扭大秧歌的队伍中最能吸引大家眼球的,就是脚踩高跷但又能灵活跃动的那个人。所谓“踩高跷”就是脚底下绑着两根类似于腿的木棍,这样不仅可以让人的身高瞬间增高到一定程度,而且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2.“踩高跷”习俗的来源

(1)极具东北色彩的文化习俗踩高跷

“踩高跷”的最大特点就是“高”,当人用脚踩在“跷”上时,不仅会给人一种巨人的感觉,而在高跷上表演也会赚足眼球。“踩高跷”又称为“高跷”、“走高腿”或“缚柴脚”,是我国北方民间尤为盛行的一种技艺表演。

一般情况下人们并不会单独表演“踩高跷”,而是需要在一些比较特殊或重大的节日里。由专业的踩高跷人士来表演这个难度较高的技艺,比如,在东北农村地区春节或其他传统节日中,扭大秧歌时队伍中就会有踩高跷的人。

简单说“踩高跷”就是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但是相对于普通表演来说,踩高跷的难度比较大。必须由从事多年“踩高跷”的表演者,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表现。由于这种地域性比较强的习俗,形式活泼多样所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高跷其实也有很多说道,最常见的就是所谓的“文跷”和“武跷”。“文跷”相对来说比较文雅并且特别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或者绝招。虽然在北方地区踩高跷比较流行,但是东北地区的踩高跷才更具鲜活特性。

这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的踩高跷习俗,已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地域风格,以及极具东北色彩的踩高跷文化特征。所以大家如果有兴趣看踩高跷,可以在春节过后去东北地区,观看最正宗的踩高跷表演并感受最浓郁的东北特色习俗。

(2)关于踩高跷的习俗传说

1)春秋时期政治家晏婴发明

相传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有一次出使邻国时因为身长不足五尺被邻国人嘲笑。为了保住国格以及个人尊严,晏婴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方法。他在双脚绑上了两个木棍也就是所谓的“木腿”。

这不仅使晏婴瞬间变得高大起来,同时也让那些曾经藐视他的人变得哑口无言。据说这其实就是踩高跷习俗出现的渊源,至此之后人们为了表达对掩映的敬重,便将踩高跷当成了一种民俗在民间发扬光大。

2)为了翻墙发明高跷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老百姓踩高跷翻越城墙欢度春节。据说从前有个叫做“两金城”的县城。城里和城外的老百姓每年春节,都要在一起举行庆祝活动。但是县官看在眼里之后觉得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于是就向入城的老百姓收取入城费。

但由于城内外的老百姓共同努力发明了高跷,他们就踩着高跷翻过城墙进入城内,继续与城内的老百姓一起欢度春节。这个关于踩高跷习俗出现的小故事,虽然无法确定真伪但也可以证明,高跷在古代社会时就已经出现了。

3)图腾崇拜说

很多学者都认为踩高跷习俗其实与图腾和崇拜有关系,在原始社会尧、舜两位上古帝王,在祭祀活动中都会着高跷“拟鹤跳舞”。大概意思就是踩在高跷上像仙鹤一样翩翩起舞,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像图腾致敬。

关于上古时期目前尚未有具体的文字记载,所以踩高跷习俗是否与合同成败有关,还有再进一步的考证和分析。但无论如何都可以说明踩高跷习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特色习俗,而且也是中国习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3)踩高跷习俗最早文字记载

踩高跷作为古代“百戏”之一,其实早在春秋时就已经出现,并且成为了北方地区的一项特殊民族活动。作为一种看起来简单但操作时技巧性特别强的习俗,能够一直流传至今就已经说明了踩高跷的习俗价值。无论踩高跷习俗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但高跷最早有文字记载确实在春秋时期。

《列子・说符》篇写道:“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

这段源于《列子・说符》篇中的文字记载,其实就说明了踩高跷习俗确实出现于春秋时期。在当时宋国有一个名为兰子的“百戏”艺人,它就可以很轻松的操控踩高跷技术,同时他也因为这个特殊的技艺而受到宋元君召见。

他将两个木跷绑在自己的双腿之上,然后轻松站起并可以翻转腾挪。而且在踩高跷时还可以“舞剑”,但却不是单独的拿一把长剑而是五把剑一起舞动。宋元君看到兰子的高跷表演之后,不仅欣喜若狂并立刻赐给了子兰金帛。

从这段史料记载中可以了解到,踩高跷不仅在春秋时就已经出现,而且已经有人可以将这种技艺表演得出神入化。从宋国民间高跷艺人兰子为宋元君表演中可以看出,这位民间艺人踩高跷的技术简直无人可及。

3. 踩高跷习俗的传承与发展

从春秋时期开始踩高跷习俗就不断流传于后世,汉魏六朝时高跷被称为“跷技”,而到了宋代高跷又被叫做“踏桥”。直到100多年前的清朝时期才最终定名为“高跷”。表演者不仅可以踩着高跷行走而且还能跳跃和舞剑。

高跷一般都用1-3尺长的条木制成上有木托,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其中最高者差不多一丈多高。表演者可以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然后表演有趣的动作或其他节目。技艺比较高的高跷艺人还可以一边踩高跷,一边在高跷上扮演各种人物或杂技。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一个人表演踩高跷,但是在一些比较隆重的团体节目中,就会出现多人踩高跷逗舞的场面。在北方地区一般多与扭秧歌队伍一起表演,或者在庙会或集市上单独表演踩高跷,这种形式的表演一般都被称为“高跷会”。

踩高跷作为一种发源于古代社会的民间习俗,最主要的起源方式其实就是劳动人民,在闲暇之时于田间垄头所表演的一种娱乐方式。虽然在最开始时并没有任何体系或者章法,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最终演变成了一种民俗。

踩高跷作为北方地区的特殊习俗,其实真实的反映出了北方劳动人民,最朴实的日常生活以及思想内容。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之余也需要有休闲方式,而扭秧歌和踩高跷就是在这些休闲娱乐活动中,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而演化出来的民间习俗。

应该也只是以前民间艺术的一种,后来被人们流传了下来,也成了一种风俗习惯。

在古代,过春节时大家必须在一起过,无论你是在城里还是在郊外,但是城门每天会关闭,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踩着高跷翻过去,于是就有了踩高跷。

是源于以前的农民,因为当时的农民在劳作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娱乐,所以只能哼唱两句歌曲,久而久之就演变了踩高跷,扭秧歌。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