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民风 > 正文

东河吕祖庙今年二月十九有没有庙会

2023-03-14 20:33:06  来源:网络   热度:

一、东河吕祖庙今年二月十九有没有庙会

庙会内容有舞狮、传统民族花会、现代舞、北京民俗人物造型、传统商业“幌子”展、老北京老照片展、民间手工艺展、特价书市和京剧、武术、杂技专场等。

庙会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传统民族特色。 在庙会上,有不少民俗活。

二、包头东河订婚

我也是东河的。这里的习俗跟女方关系不是很大。按道理你老家得来长辈,东西什么也不用准备。礼金是男方给女方的。如果是一般家庭的话旧事2万到3万吧。(比如18888、28888、30888等等)。如果是富裕的家庭的话那就不好说了。如果你俩在辽宁订婚,那么就要看的当地的习俗了。毕竟入乡随俗。

三、结婚,女方家操办婚礼,结婚当天是否要住在女方家?包头地区的风俗是什么?

我是包头人,我来告诉你。不须一定住女方家,但如果女方父母己经为你们收拾了一间属于你们的新房,那么盛情难却,最好留下。包头现在的风俗市三区属东河较讲究,青山,昆区没有那么多说道,琴瑟和谐就行,老人想的是你们高兴,幸福就最好!

四、现代水神崇拜活动

水神崇拜是一种很古老的自然崇拜形式,古人基于“水是万物之源”、“水是农业命脉”的朴素认识,赋予水种种神秘的力量,幻想创造出许多水神形象,并对其进行顶礼膜拜,由此构筑起了庞杂的水神世界。因此,自古以来,关于水神崇拜的信仰就非常发达。

唐代水神崇拜的对象十分广泛,从文献记载看,各地信仰的水神名目繁多,大致有以下几类:

第一,对具体直观的自然水体的崇拜。中国是江、河、湖、海、潭、沼、泉、井纵横密布的国家,水既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也经常给先民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此,“不论水有益于人类还是有害于人类,人类都敬畏它”[1] (p. 42),于是水便成了崇拜对象。唐代举凡有水之处,人们大都相信其有灵异,往往建祠立庙,不时拜祭报赛。人们除了将头脑中想像出来的神灵奉祀为水神外,还将历史上的实有人物以及传说中的人物奉祀为水神,如黄河水神为河伯冯夷、洛河水神为宓妃、汾河水神为台骀,最为奇特的是淮河水神无支祁,“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2] (卷四六七《李汤》引《戎幕闲谈》,pp. 3845~3846)。在封建国家的正式祀典中,还形成了以“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海”(东海、南海、西海、北海)为中心的水神崇拜,这就使水神崇拜在国家正祀中获得一席之地,从而成为唐代具有全民性质的一项重要信仰活动。

第二,对与降水有关的一切自然现象的崇拜。唐代是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社会,风调雨顺成为人们最大的愿望,因为降水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所以与降水有关的气象现象,如风、雨、雷、电、雪、雹、云、虹等都受到崇拜。对风伯、雨师的崇拜尤为兴盛,还被唐王朝列入封建国家的正式祀典当中,受到隆重的祭拜。而在民间社会,对雷公的信仰则更是敬畏有加。如在雷州,“春夏多雷,无日无之”[3](卷下,p. 63),所以这里有关雷公的信仰特别兴盛。“雷州之西,有雷公庙。彼中百姓每年配纳雷鼓、雷车……人皆敬而惮之。”[4] (卷庚,p.107)唐人对风、雨、雷、电等自然气象现象的崇拜,主要是因为它们所具有的与降水有关的自然属性。雨是水崇拜的最主要对象之一,雨水不但能够滋润干枯的农田,而且能够造成江河湖海的泛滥;雪、雹是另外两种降水的自然现象,降雪除了有利于农业生产之外,雪灾、雹灾也是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而风、云、雷、电、虹等都与降水有关,所以唐人对这些气象现象的崇拜实质上也是水神崇拜的重要表现。

第三,对兼职司水之神的崇拜。司雨水是各类水神的主要神职,但并非为水神所垄断。“有不少其他类别的神灵,在具有各自基本神职的同时,也兼有司雨水神职。人们除了向水神祈雨外,还向这些兼司雨水的神灵祈雨。这种现象也应该属于水崇拜文化的范畴,因为向兼司雨水的神灵祈雨,与向水神祈雨,并无本质的区别,都反映了人们对一定对象司雨水功能的信仰,包含了水崇拜的基本观念。”[5] (p. 184)唐代民间信仰中的各路神灵大都具有兼司雨水的职能。唐人求雨祈晴的神灵很多,像城隍、土地、山林、动物,甚至历史上的圣人都能成为祈雨对象[6] (pp.153~170)。向山神祈雨尤为常见,因为高山峻岭和悬崖陡壁经常笼罩在云雾之中,加之河流多发源于山地,难免会使人产生山神兼司风雨水旱的联想,所以在民间信仰中山神被赋予了兴风雨、化甘霖的威力。不论朝廷还是各级官府,抑或民间百姓,每逢天旱雨涝都会向山神祈祷,许下各种诺言,希望山神能保佑风调雨顺,驱凶避邪,灾祸不作[7] (pp. 19~24)。这种对兼职司水之神的崇拜也可以看作是水神崇拜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第四,龙神崇拜。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古人认为龙能兴云布雨,影响晴雨旱涝,所以至晚从汉晋以来,民间就有祭祀龙神祈雨的风俗。从唐代开始,由于佛、道两教的兴盛,龙神的地位不断提高,被尊奉为龙王,各地的江、河、湖、海、渊、潭、塘、井,凡是有水之处皆有龙王。如洞庭湖的水神本是传说中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合称潇湘二妃,钱塘江的水神是历史上实有人物伍子胥,但到唐代,龙王也成为洞庭湖和钱塘江的水神,唐代著名传奇小说《柳毅传》中提到的“洞庭君”和“钱塘君”就是一对龙王亲兄弟[2] (卷四一九引《异闻集》,pp. 3410~3417)。唐代还出现了人死后为龙王的传说,据《报应录》记载,僖宗乾符年间(公元874~879年),有僧人曾于白帝城江面见一人,自称姓许名道坤,“唐初为夔牧”,今为滟滪堆龙王已二百四十年矣[2](卷一一二《乾苻僧》引,p. 780)。各地修建了许多龙王庙和龙女祠,如“汾水贯太原而南注,水有二桥……由是架龙庙于桥下”[2] (卷四二三引《宣室志》,p. 3443)。渭水边建龙王庙,“合土为偶龙……蜿蜓鳞鬣,曲尽其妙,虽丹青之巧,不能加也……里中有旱涝,祈祷之,应若影响”[2] (卷四二三引《宣室志》,pp. 3442~3443)。随着各地龙王庙普遍兴建,龙王崇拜也逐渐兴盛起来,成为水神信仰中最为重要的神只。

从以上四类水神来看,唐代水神崇拜的对象十分广泛,信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唐代开始,龙王崇拜逐渐兴起和普遍,对中国民间信仰中的水神崇拜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此以后,在所有的祈雨对象中,龙成为最具权威性的水神,龙王庙也因此遍布全国各地,甚至穷乡僻壤。另外,在唐代的水神崇拜中,有不少是年轻漂亮的女性水神,即使是在龙神崇拜中,也有许多有关龙女的传说,这大概和水被人们赋予阴柔美的品格不无关系。

【】

现代水神崇拜的有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化:【【来到丽江,也许第一眼你看到的是雪山和古城,它们让你着了迷,但是究竟是什么让你如此心仪丽江?对了,是纳西族和东巴文化,也许这才是你来丽江的初衷。东巴,在纳西语中是智者的意思,是东巴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和传播人。东巴文化就是东巴们世代传承下来的古文化,在丽江,东巴文化如空气弥漫在纳西人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如生命之水渗透到古城、玉龙雪山,渗透到每个纳西人直到一切的存在。

城依水存,水随城在,这是丽江古城的一大特点。古城的选址和布局,充分利用了地理环境和黑龙潭水系,建筑物依山就势、层叠起伏。古城的街道以四方街为中心向四面伸展,小巷如网,往来便利以黑龙潭为起点的西河、中河、东河,分为无数支流穿流古城,形成了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高原水乡景色。今年46岁的和力民是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的研究员,他告诉我们,纳西族从古至今非常重视的水的保护和利用。在东巴教中,水神是纳西人非常崇拜的一个自然神。

东巴文字被誉为世界上惟一保存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很早以前,纳西族先民就创造了原始的东巴图画象形文字,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格巴标音文字,纳西族先民用这两种原始文字写他们的远古神话、历史及其社会生活,东巴教的祭司东巴们则把东巴文和格巴文书写的经典一代代地传抄和保存下来,这就是《东巴经》。

东巴教在进行宗教仪式的过程中,东巴祭司根据不同仪式,按照道场规则所跳的一种宗教舞蹈,就是东巴舞蹈。东巴舞蹈是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最外在、最直接的体现,东巴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由于东巴教是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又盛行于山区,所以东巴舞有模仿动物跳的,有模仿神跳的,舞蹈语汇非常丰富。

文化是古城丽江的灵魂,正是因为有了古老而神秘的东巴文化,纳西族因它而优秀,丽江因它而瞩目,大自然因它而充满活力和生机。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今天在古城能够看懂并掌握东巴经书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专司学习和传承东巴文化的东巴们也不过数十人左右。和力民这位文化学者和现代东巴,面对着这2000多年的古老文明,面对着浩瀚的东巴经典,他要像他的先辈们一样筚路蓝缕、不遗余力地去探索、去研究,他觉得前面的路还很长,我们祝愿他更行更远。】】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