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缅怀 > 正文

南宋末年为什么不逃到台湾去,学蒋介石?

2025-03-11 12:35:14  来源:网络   热度:122

一、南宋末年为什么不逃到台湾去,学蒋介石?

因为南宋时期,台湾不仅没有成为中国的一部分,而且还是一片不毛之地,是台湾原住民的土地,那里直到明代仍然是原始社会部落制为主,只有三个奴隶制小国,所以这当然不会逃过去了。

逃到台湾的有两个,1是明末郑成功,2是蒋介石。郑成功会转进台湾,是因为台湾在西班牙殖民者和荷兰殖民者的手中有了足够的发展,有了大面积的农业、城市、港口和贸易,这才会进攻台湾并将其拿下。民国时期,从日本手中收回台湾,虽然是日本殖民地,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台湾在日本人手里工业发展很好,虽然是以台湾人民的血肉换来的,但台湾要工业有工业、要城市有城市、要港口有港口,而且还有美国的支持可以让他在海的另一边很好的活下来。南宋时期那里有什么?让皇帝去喝西北风去?

二、蒋介石在台湾的住所为什么叫“士林官邸”?

“官邸”是台湾对领导人住所的称呼(由公家提供的高级官员的住所,区别于‘私邸’)。因位于台北市“士林”这个地方,所以称为士林官邸

三、蒋介石撤退台湾时哪些人够资格去台湾?

撤退到台湾的军队约62万人。另外还有国民党的党务,政府公职和文教人员及其家属230万人。有300万人随着老蒋败退到台湾。

四、蒋介石去台湾孔家带的几代?

蒋去台,带走了当时的”衍圣公“,也就是孔德成。数十年了,现在台孔庙的人也不少。由此看,蒋的确很看重道统。 1935年,民国政府取消“衍圣公“,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生于1920年的孔德成先生,便成为末代衍圣公,首任祭祀官。2008年,伴随着孔德成先生在台去世,“衍圣公”也就划上了句号。孔家人现在除了山东,台湾,世界各地都开枝散叶了。

五、蒋介石运到台湾的黄金到底有多少?

李宗仁晚年回忆,在陈诚接任台湾省主席之后,当时国民政府监察院的秘密报告显示,单单黄金部分就有390万盎司被送到台湾,价值5亿美元。

网上也有研究者近年指出,蒋介石应该是“带了350万两的黄金,其他是价值350万两黄金的白银和外汇”。

其实,运往台湾的金银财宝还远远不止这些。

蒋介石的传记中说,蒋经国用了两艏海军船舰,拉了几千件北平故宫里的珍藏之宝,运到台湾。

从1931年抗战开始,日本侵占东北前,蒋介石怕国宝流失,落到小日本手里,便下令将故宫的宝藏1.9万多箱转移。

他们从北平到上海,从上海到南京、到重庆,再到南京、上海、台湾,最后,蒋经国拉了3800箱到台湾,这些到台湾的珍宝,是故宫中的收藏精华。

因为这些珍宝中的珍宝,台北博物馆被称为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

六、蒋介石逃离台湾时,大陆留有多少军队?

具体的不清楚但是几十万是有的,蒋介石应该是1949年12月份逃到台湾的,解放战争期间每天都有很多人投诚,尤其是49年之后,所以具体人数根本无法确认,而且许多土匪都收编为国军等各种原因根本无法统计实际数量

七、蒋介石为什么不入土?

据说是为了叶落归根,希望有一天回到浙江老家安葬。

八、蒋介石逃到台湾时带走了那些著名人物?

【主要有】:蒋经国张学良何应钦陈诚白崇禧阎锡山汤恩伯顾祝同胡宗南

九、蒋介石是哪里人,最后怎么又到台湾了,他是怎么选择去台湾的?

蒋介石出生于浙江奉化溪口镇。只所以去台湾,是因为他在大陆做了太多坏事,被打跑到了台湾。

十、蒋介石为什么枪毙刘珍年?

韩复榘见中央偏袒刘珍年,独霸山东的目的难以实现,便以辞职要挟。他向南京政府主席林森、行政院长宋子文、总司令蒋介石及军事委员张学良等提出辞去山东省政府主席职务,但未获准。刘珍年原本不愿放弃胶东这块安身立命宝地,但部属劝他,既已与韩氏交恶,虽暂时停战,终难长睦久安;局躇胶东一隅之地,也难有什么发展,并以杨虎城为例(调出山东二三年间即掩有陕西,进拓甘肃),煽动他的野心。再是刘珍年认为,此次胶东之战,虽由韩复榘挑起,但给地方人民带来不少损失,自己驻防胶东数年,实有愧对胶东父老之憾。于是电呈南京政府要求调离山东。并指示其代表参谋长韩洞向蒋介石面请。蒋问愿调何地,韩电请示刘,刘复电云:调海州、徐州、豫东、豫西均可。蒋均以各地原有驻军为辞推却。刘又复示:除到江西与红军作战外,调任何地区均可。蒋欲调刘到湖北随县、枣阳一带,为地头蛇夏斗寅等拒绝。继改调宁波,又遭浙江反对。最后改调温州。

刘珍年被逐出山东,韩复榘终于统一了山东,真正成为独霸山东的“山东王”。而刘珍年调出山东,却没有像杨虎城那样得到发展。1933年1月,刘珍年至南京谒见蒋介石,要求恢复军的编制,被拒绝。两个月后,刘部被调往江西驻节河口镇,途中一步兵营哗变,刘珍年平妥招之回军。不久,南京电令刘精锐部第三旅直属“大本营”,刘珍年愤然离开部队赴杭州“养病”。蒋介石即指使是黄埔生李仙洲加紧控制这一部队。1933年7月,蒋介石密令浙江省主席鲁涤平将刘珍年软禁。1934年被监禁于杭州西湖玛瑙寺。1935年2月,以顾祝同为审判长进行军法会审。同年5月13日,将刘珍年以“纵兵殃民”等罪名,枪杀于南昌东郊。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