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殡葬文化 > 正文

丧葬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2023-01-11 03:45:57  来源:网络   热度:

丧葬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丧葬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丧葬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不能简单地说是一种坏习惯。更恰当的说法是“特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神”、“祖(鬼)”的信仰。祭祀文化是所有仪式中最庄严的,至今仍然如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恢复传统的祖先牌位,以祭祀牌位为主要形式。没有必要像现在的墓地那样占据这个地方和花费时间。葬礼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文明表达方式。

从古至今,中国的丧葬礼仪逐渐由厚葬向简葬转变。但繁荣时代往往让埋葬之风卷土重来。虽然我们不注意随葬品,但坟墓是豪华的。现在,风已经刮起来了,人们在临死前先建坟墓。它覆盖的面积越来越大。

如果你不阻止这种趋势,有些人就敢于与古代皇帝竞争。国家应当制定丧葬礼仪,限制丧葬规定。我们不能时不时地压制他们,而是让他们变得强大和渺小。改变旧的和新的习惯,打破和建立。让人民跟随和依靠。事实上,除了一些有钱人炫耀之外,普通人仍然欢迎简的葬礼。进行简单的埋葬并不困难。但是,除了照顾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外,礼仪在总体上应该有一个更统一的形式。丧葬文化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既有优点,也有一些坏习惯。

我们一贯主张“慎终追远”,留下寒食节、寒衣节、中原节这三个祭祀节日,重点是缅怀和祭奠亲人。在这三天里,有扫墓、立墓碑、送寒衣、烧纸烧香等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还有为亲人举行的祭奠日,也要开展支持活动。

从死亡到埋葬的过程在古代是一个复杂的仪式。以德克萨斯州为例。当人们死亡时,他们必须守夜至少三天,最多七天。他们必须穿规定的衣服,放五种食物,放五颜六色的线,烧纸,七次去土庙,送礼,还有号手。他们要向前来吊唁的人磕头,拴牛、马、摇钱树,侄子和女婿要跪三次,朝拜九次,近亲要穿麻布和孝道,打破罐子,等等。在孝道期间,你不能结婚或进行一些特殊的活动。

简单的说是一种坏习惯

坏习惯

一种习惯

吃豆腐饭为什么要把碗带走

探析丧葬中原文化,吃豆腐饭

摘 要:“吃豆腐(饭)”丧葬习俗广泛流传于我国浙江、上海、湖南、湖北、云南等地,是指亲友参加葬礼,死者家属用豆腐等菜肴招待宾客的风俗,也可概称整个丧葬活动。流传于浙江地区的豆腐祖师爷乐毅故事、上海吃豆腐羹饭故事都记载了“吃豆腐(饭)”丧葬习俗的由来。这两则民间故事反映了黄豆、豆腐与孝亲行为、豆腐与肉体之间的关联,进而发现“吃豆腐(饭)”习俗是古代食人、食死人肉风俗在现代社会的遗留。再加上豆腐和肉体的相似性,“吃豆腐(饭)”不仅指宾客在丧葬筵席上所吃的菜肴,还喻指吃死人肉以及整个丧葬仪式的完成。用豆腐来代替尸体如同孝子们用牲畜肉代替尸体一样,是逝者子孙告慰亡灵、尽孝的表现,是农业社会发展在丧葬仪式中的表现,也是人们用“吃豆腐(饭)”概称整个丧葬活动的深层次原因。

我国南方很多地区都曾流传过“ 吃豆腐(饭)”的丧葬习俗。这是指人去世后,死者家属设筵席酬谢参加祭奠死者的亲友、街邻等。筵席以素食为主,古人称为“豆筵”,意指以豆腐等素食为主的筵席,江南多称“豆腐饭”或“豆腐羹饭”;湖南邵阳一带称为“吃豆腐”,而且这一概念有所泛化,凡是参加死者丧葬仪式活动皆称为“吃豆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原来以素食为主的豆腐饭也逐渐出现了荤菜,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仍流传着此俗。何云芳等人运用转喻、隐喻的认识方法,探讨“吃豆腐(饭)”的由来,并得出四种“吃豆腐”的现代含义,而有关“吃豆腐(饭)”丧葬习俗的文本梳理、豆腐与丧葬之间的关系、为何以“吃豆腐(饭)”概称整个丧葬活动等问题并未涉及。本文从民俗学角度,分析这一习俗的故事文本,探究丧葬活动被称为“吃豆腐(饭)”的深层原因。

一、“吃豆腐(饭)”故事文本的梳理

民间故事中关于豆腐的发明者主要有两种说法:刘安和乐毅。安徽淮南地区曾流传刘安发明豆腐,也流传着豆腐的发明主要和刘安的八位门客、农夫王二有关。王二在八公山炼丹过程中,不慎将石膏粉弄进豆浆中,偶然制成了豆腐,刘安为其取名为豆腐。因为是在八公山炼丹偶然发明了豆腐,也称八公山豆腐。另一则故事则认为豆腐的祖师是战国时期的乐毅,它讲述乐毅因父母年迈,牙齿脱落,咬嚼不便,制作豆腐以孝敬父母。故事中豆腐的发明与乐毅孝亲行为密切相关。乐毅是战国军事家,《史记》卷八有传。列传中主要记载了乐毅的军事才能,并未提及他发明豆腐的逸闻趣事。豆腐由乐毅发明,应属民间附会传说而来,并无确凿证据。值得注意的是,乐毅故事在讲述豆腐及其名称由来的同时,也记载了“吃豆腐(饭)”的来源:

乐毅的父母都活得寿长。在父母去世时,乐毅把家里存放的黄豆全都做成了豆腐,办了酒席,请四邻八闾来吃豆腐饭:叫做“长寿豆腐”。――这就是办丧事吃豆腐饭的出典。

这一故事主要流传于浙江地区。父母去世时乐毅把家中黄豆全做成豆腐,并用豆腐办酒席,招待街坊邻居。因乐毅父母长寿,豆腐成了长寿食品,所以办丧事所吃的豆腐也称为“长寿豆腐”。

在上海地区流传着“吃豆腐羹饭”的故事。故事讲述了公公分别给三位儿媳三颗黄豆,以出难题考验的形式选择最佳当家儿媳。结果三儿媳用三颗黄豆为种进行种植,收获了很多黄豆。公公让三儿媳当家,并且把黄豆做成“素鸡、素鸭、素鱼、素肉,烧了一大桌菜让大家来吃”,并吩咐儿媳:“我百年之后,你们就用豆腐供我。”阿公死后,儿媳确实用豆腐供奉阿公,并用黄豆做了一桌素菜。此后,凡家中办丧事都要吃豆腐饭,当地称为“吃豆腐羹饭”。这则故事透露出三点重要信息:第一,儿媳用豆腐供奉去世的公公,豆腐成了祭祀亡灵的食物;第二,公公去世后,儿媳用黄豆(豆腐)做成的素菜,自然也包括公公生前用豆腐模仿动物形状所做的素菜,如素鸡、素鸭、素鱼等;第三,家中办丧事吃豆腐饭习俗的流传,应该是当地民众效仿故事中的儿媳,用豆腐做成素菜(素鸡、素鸭等),既用来祭祀亡魂,又用来招待亲友。

通过后两则故事我们发现两者具有相似的情节:老人去世后,儿子(媳)用豆腐做饭菜,招待亲友、街邻,老人去世是后人做豆腐饭并用之招待亲友诸邻的前提;举办豆腐筵席者是老人的后代(儿子或儿媳),而吃豆腐饭的人是来参加老人丧礼的亲友、邻居。

二、丧事活动被称为“吃豆腐(饭)”的深层原因

上文已言及豆腐与肉体存在相似性,那么豆腐和肉体的相关性,势必使豆腐和整个丧葬活动密切相关。事实也正是如此,不管是乐毅和“吃豆腐羹饭”讲述丧葬习俗由来的民间故事,还是现在湘、沪、浙等地的丧葬筵席上,豆腐都是必不可少的菜肴。这不仅是语言学上将“吃豆腐”这个概念泛化的表现,也正喻示着豆

腐和丧葬活动具有深层次的民俗关系。

两则民间故事中,豆腐在丧葬筵席上,既用来招待亲友,又用来供奉亡魂。从表面来看,用豆腐来招待参加丧事的亲友,一是因为农业社会生活水平较低,物质匮乏,用自家生产的黄豆加工的豆腐招待客人,是我国农村民众普遍的待客之道;二是因为豆腐营养价值较高,和肉类等荤菜在口感上存在相似性;三是因为豆腐寓意着长寿、福气等,用它来招待亲友,希望亲友能长寿。乐毅用豆腐来招待街坊邻居,正是出于此意。“腐”音同“福”,豆腐象征着福,我国古代民间过年时要打豆腐、吃豆腐意味着福气延续整年。

豆腐用来祭祀亡魂,最重要的原因是豆腐被称为鬼食,是祭祀亡魂的食品,所以豆腐和整个丧葬习俗乃至丧事整个过程密切相关。清汪场妒挛镌帷肪砣引吴燮门云:“向见书中载有‘豆腐名鬼食,孔子不食’一说。以豆出浆,其渣滓分量称之不少累黍。腐乃豆之魂魄所成,故谓之鬼食。”吴燮门为明清时人,他曾在书中见过“豆腐为鬼食,孔子不食”的说法,可惜忘记书名。我们姑且不论孔子是否食豆腐的问题,既然豆腐被称为鬼食,那么豆腐出现在丧葬筵席上必定和丧葬活动密切相关。

“吃豆腐”一词除了指宾客吃丧葬筵席上的豆腐菜肴,从豆腐和肉体之间的关联性来看,“吃豆腐”应该还具有吃掉死者遗体的喻意,喻指整个丧葬仪式过程的完成。所以,民间才流传着用“吃豆腐(饭)”来指丧葬筵席,乃至整个丧事活动。这也是用“吃豆腐(饭)”指代丧事活动的真正原因,也是这一称谓得以广为流传、深入人心的深层次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鲁班易俗传说中,鲁班用豆腐代替死者用来待客,体现出亲属和吊丧人分食死者遗体的远古丧葬习俗。“吃死人”说法明确地反映了吃食死者遗体的俗信。相对而言,“吃豆腐(饭)”说法恰好诠释了以豆腐代替死者遗体用来招待亲友丧葬食俗的演变,参加丧事的亲友从吃死者遗体转向吃豆腐 。“ 吃 豆 腐(饭)”隐喻亲友诸邻分食死者遗体活动的社会现象。这正是“吃豆腐(饭)”既指丧葬食俗,更是指向整个丧事活动的真正原因。

李道和辨析了远古“弹歌”并指出,“弹歌”的丧礼仪式是保护父母遗体不被禽兽伤害,并猎获鸟兽之肉,用来代替父母遗体,在家畜饲养成功后,再用家畜肉代替死人肉,这反映的是社会由狩猎时代进入到农耕时代的演进过程。既然鸟兽之肉、家畜肉可以替代父母遗体,那么孝子用豆腐替代父母遗体也属正常,鲁班易俗传说正是这一行为的反映。随着农业社会对牛羊等畜力的需求以及农产品的丰收,黄豆制成豆腐用来取代牛羊等,继而替代遗体,这是农业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自然选择,也是农业社会进步在丧葬仪式中的表现。

另外,吃食父母遗体和孝子不能沾荤吃肉看似矛盾,实际则是密切相连的。早期吃食父母遗体,乃至与亲友诸邻同食,吃素是对早期吃人肉的规避,是人们想要抹杀人类早期吃食死者遗体的族群记忆。在古代食人、食死人肉风俗的社会大背景下,结合豆腐被称为鬼食,豆腐与肉的相似性等方面来看,“吃豆腐(饭)”不仅指宾客在丧葬筵席上所吃的菜肴,还喻指吃死人肉以及整个丧葬仪式的完成,这就是用“吃豆腐(饭)”概称整个丧葬活动的深层原因。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