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 > 上元节 > 正文

1993元宵节的后五天生日是什么星座?

2023-01-07 05:40:45  来源:网络   热度:

一、1993元宵节的后五天生日是什么星座?

水瓶座,因为我就是那段时间生日

二、邮票上的元宵佳节

新春之际,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国人的大年才算真正结束。元宵节古称为“上元节”,是一个典型的中华民族民俗节日。

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形成了元宵节点花灯的风俗。他们用自己的灵心巧手创造了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花灯,使中国彩灯文化呈现出奇光异彩。

以花灯为主题的邮票,在内地及香港、澳门、台湾均有表现。

1981年2月19日,中国原邮电部率先发行T60《宫灯》特种邮票一套6枚。所谓宫灯,亦即宫廷花灯,以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彩灯中富有特色的手工艺品之一。由于长期为宫廷所用,除去照明外,还要配上精细复杂的装饰,以显示帝王的富贵和奢华。正统的宫灯造型为八角、六角、四角形的,各面画屏图案内容多为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宫灯用料极为考究,大多是红木、紫檀木、花梨木、楠木等贵重木材,甚至以昂贵的金银装饰。制作要求精细加工,技艺全面,雕、镂、刻、画缺一不可。宫灯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挂灯、座灯、提灯、壁灯等。《宫灯》邮票表现的是花篮灯、龙球灯、龙凤灯、宝盆灯、草花灯、牡丹灯,造型雍容大度,做工精美豪华。

1985年2月28日,我国邮政发行T104《花灯》特种邮票一套4枚。邮票图案选用中国当代民间工艺大师制作的“九莲献瑞”(浙江杭州)、“龙凤呈祥”(广东佛山)、“百花齐放”(广东广州)、“金玉满堂”(上海)图样.它继承传统而又有创新,构思巧妙、匠心独运。其中的“金玉满堂”也就是金鱼灯,出自上海已故“江南灯王”何克明之手,由金鱼和莲花、荷叶、藕的形象结构而成,造型生动活泼,寓意连年有余,象征丰收。

为体现盛世办灯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国家邮政局联手香港特区邮政署、澳门特区邮政局以《民间灯彩》为主题发行邮票。内地是2006-3T一套5枚邮票,分别选取了陕西商洛的“鱼灯”、北京的“白菜灯”、江苏南京的“莲花灯”、浙江仙居的“龙凤灯”、广东佛山的“花蝶灯”;香港是一套3枚邮票,外加邮票小型张,表现的依然是本地的“荷花仙子”、“水仙”、“孔雀”及“童子舞龙”灯,小型张还印上灯谜以供射猜,平添趣味;澳门一套4枚邮票,外加邮票小型张,图案较为抽象,全部是邻近的花灯之乡广东佛山的彩灯,或挂着金龙,或挂着红红的中国结,十分喜庆。

澳门、香港地区居民同样保留制作、观赏花灯的传统民风。而花灯不止在元宵节,另一个重要且类似的民俗节日中秋节亦流行赏花灯。澳葡当局邮电司1982年10月1日发行《中秋节》邮票一套4枚,每枚的主图都是一个汉字“秋”与一种中国传统彩灯,4枚邮票上的彩灯分别是:嫦娥奔月灯、葫芦灯、八角灯、狮子灯。港英当局邮政署也于1984年9月6日为庆祝中秋节发行《香港花灯》一套4枚,所选皆为岭南特色花灯:凤凰灯、麒麟灯、蝴蝶灯、鱼灯,以黑色背景衬托,真实展现了花灯在夜晚的亮丽景象。

灯在海峡彼岸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1993年1月16日,配合举办台北国际传统工艺大展,台湾邮政部门印发《中华传统工艺》邮票一套4枚,第二枚“灯笼”图案表现工匠绘制彩灯。2002年2月26日,印发《台湾民俗活动(上辑)》邮票一套4枚,首枚“放天灯”展示的是岛内地处偏僻的平溪民间农历正月十五以彩灯祈福的仪式。

除了彩灯主题套票外,不少其他题材中国邮资票品也常常通过点缀彩灯来增加图案效果。1949年10月8日发行的新中国首套邮票纪1《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全套4枚,同一图案突出一只飘扬在天安门城楼上、画有政协徽志的硕大灯笼。1987年10月14日,中国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台湾居民大陆探亲方案。同年10月16日、17日,民革中央、台盟总部和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负责人相继发表谈话热诚欢迎台湾乡亲到大陆探亲,同时希望台湾当局能允许大陆的台湾同胞回台湾探亲。为此,原邮电部1988年2月10日特发行JP13《欢迎台胞探亲旅游》纪念邮资明信片一套2枚,邮资图案是由两岸人民喜爱的龙灯、水仙花和汤圆组成,寓意同胞的亲情、乡谊和喜庆团圆。1997年1月5日,2枚一套1997-1T《丁丑年》生肖邮票的第二枚主图,便是一盏写着“牛”字的花灯。(文字来源:中国商报等)

三、上元节是什么节 上元节是哪一天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扩展资料: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猜灯谜

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舞狮子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前来助兴。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打锣打鼓,舞狮助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元宵节

上元节是元宵节,指正月十五。

旧称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是夜称元夕,与“元夜”、“元宵”同。今称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按中国传统民俗,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古时候,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夕节、灯节等等。秦始皇名嬴政,因避讳“正”字,故此又称“端月十五”。正月十五日为满日,即望日,象征团圆与美满。 汉代司马迁在建议汉武帝修改历法时,元宵节被列为民间的重大节日。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

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 “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上元节是元宵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

个重要节令。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

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p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p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

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

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

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

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扩展资料:

节日由来: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

“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

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

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

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

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节期节俗: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

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

灯,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 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

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

五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元节

上元节来历 元宵节的来历有很多,广为人所知的有汉文帝纪念平吕一说,也有东汉明帝点灯敬佛一说,还有汉代民间的火把节的说法,而上元节来历则是源于道教的三元说,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 上元节(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唐朝,在国力空前强大的唐朝,元宵赏灯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挂彩灯,人们还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满城的火树银花,十分繁华热闹。 宋朝,灯节更加丰富多彩,元宵赏灯持续五天,灯的样式繁复多样,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诗人辛弃疾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说的就是宋朝灯节花灯无 元宵节花灯数,烟花如星雨。那时还兴起了猜灯谜,即将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猜中的人还能得到小小的奖励。这种娱乐益智的活动受到人们喜爱,广为流传。 明朝的灯节持续的时间更长。自初八开始点灯,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以显示歌舞升平,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 清朝,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元宵节清朝则只有三天,但是灯火璀璨,灯也更加精致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而到了现代,上元节(元宵节)的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上元节的习俗很多,如花灯寄寓、元宵赏灯诗、元宵吟灯联、元宵猜灯谜,另外还有耍龙灯、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吃元宵、祭门、祭户、逐鼠、送孩儿灯、迎紫姑、走百病等。 元宵节(上元节)祝福短信元宵到,送你鲜花一束:有玫瑰,成双成对;有玉兰,万事不难;有茉莉,事事如意;有秋菊,年年有余;有火鹤,红红火火;有牡丹,一生平安! 额圆面嫩外表白皙,多情含蓄心甜如蜜,肤靓美体蕊红艳绿,温柔甘饴令我痴迷,十五灯夜吻你吃你。 元旦除夕没谋面,宵夜早茶没约见,节前假后没做伴。相会团圆暂无缘,思念惦记梦无限。 菊花灯祝你居住平安,荷花灯祝你合家欢乐,杏花灯你幸福安康,莲花灯祝你连年有余。元宵节,月圆灯圆情圆梦圆,祝元宵节快乐! 赏月,观灯,我等你!花灯,月下,我想你!月圆,汤圆,缘梦圆! 走过岁月,品味友谊;传递思念,送上祝福:新春的每一阵风吹过,都有来自我的衷心祝福,月光的每一寸照抚,都是我牵挂的嘱咐:元宵节快乐!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转载申明:灵堂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