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崔敬邕墓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023-01-06 22:14:27  来源:网络   热度:

《崔敬邕墓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全称《魏故持节龙骧将军督营州诸军事营州刺史征虏将军大中大夫临清男崔公之墓志铭》。楷书,共29行,每行29字。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出土于河北安平。

《崔敬邕墓志》书法在北魏后期墓志中,属于雍容闲雅一类。主要特点是线条清劲自然,用笔圆融,法度森严但毫不刻板。全篇布白疏朗,气象清穆。一笔之中有俯仰提按,轻重分明,动感极强,笔画的轻重、粗细,因势利导恰到好处。观此书法顿觉神清气爽。正如清代何焯所评:“入目初似拙丑,然不衫不履,意象开阔,唐人终莫能及,宋人欲矫之,然所师承者皆不越唐代,恣睢自便,亦岂复能近古乎!”

碑铭主要分为:

1.墓志碑铭~表述褒扬死者家世功勋的。散见各地,贫贱富贵有别,碑额雕刻可区分。

2.封禅碑铭~刻碑勒石,彰显皇帝天子受天承运的。如泰山多见,泰庙尤多。

3.风景名胜碑铭~胜景留置。例如虎跑泉的石碑等。

纳兰君墓志铭的纳兰性德墓志铭

第一种是《通志堂集》卷十九附录中的文字。

第二种是徐乾学的《园集》三十一卷中新收录纳兰性德墓志铭文字。这部新文集是徐乾学儿子所编,据说“集初成,乾学即殁,丧中以数十部赠人,或有言其非者,秘不肯出,故流传不广。

第三种是北京图书馆藏手抄本《纳兰明珠家墓志铭》一书中的纳兰性德墓志铭。

第四种是文革后期,北京海淀区上庄乡附近皂角屯纳兰家族墓地所发现的,纳兰性德墓碑石刻铭文。由赵迅同志拓片著文公诸于世的。石碑现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馆。 皇清通议大夫一等侍卫佐领纳兰君墓志铭

内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教习庶吉士昆山徐乾学撰文

内阁经筵讲官都察院左都御史泽州陈廷敬篆盖

内阁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读学士钱塘高士奇书丹

内阁呜呼!始容若之丧而余哭恸也。今其弃余也数月矣,余每一念至,未尝不悲来填膺也。呜呼!岂直师友之情乎哉。余阅世将老矣,从吾游者亦众矣,如容若之天姿之纯粹、识见之高明、学问之淹通、才力之强敏 ,殆未有过之者也。天不假之年,余固抱丧予之痛,而闻其丧者,识与不识皆哀而出涕也,又何以得此于人哉!太傅公失其爱子,至今每退朝,望子舍必哭,哭已,皇皇焉如冀其复者,亦岂寻常父子之情也。至尊每为太傅劝节哀,太傅愈益悲不自胜。余间过相慰则执余手而泣曰:惟君知我子,惠邀君言以掩诸幽,使我子虽死犹生也。余奚忍以不文为辞。顾余之知容若,自壬子秋榜后始,迄今十三四年耳。后容若入侍中,禁廷严密,其言论梗概有非外臣所得而知者。太傅属痛悼未能殚述,则是余之所得而言者,其于容若之生平又不过什之二三而已。呜呼!是重可悲也。容若,姓纳兰氏,初名成德,后避东宫嫌名,改曰性德。年十七补诸生,贡入太学。余弟立斋为祭酒,深器重之,谓余曰:司马公贤子非常人也。明年,举顺天乡试,余忝主司,宴于京兆府,偕诸举人青袍拜堂下,举止闲雅。越三日,谒余邸舍,谈经史源委及文体正变,老师宿儒有所不及。明年会试中式将廷对,患寒疾,太傅曰:吾子年少,其少俟之。于是益肆力经济之学,熟读通鉴及古人文辞,三年而学大成。岁丙辰应殿试,条对凯切,书法遒逸,读卷执事各官咸叹异焉。名在二甲赐进士出身。闭门埽轨,萧然若寒素,客或诣者辄避匿。拥书数千卷,弹琴咏诗自娱悦而已。未几,太傅入秉钧,容若选授三等侍卫,出入扈从,服劳惟谨,上眷注异于他侍卫。久之,晋二等,寻晋一等。上之幸海子、沙河、西山、汤泉及畿辅、五台、口外、盛京、乌刺及登东岱、幸阙里、省江南,未尝不从。先后赐金牌、彩缎、上尊御馔、袍帽、鞍马、弧矢、字帖、佩刀、香扇之属甚夥。是岁万寿节,上亲书唐贾至《早期》七言律赐之。月余,令赋《乾清门应制诗》,译御制《松赋》,皆称旨,于是外庭佥言,上知其有文武才,非久且迁擢矣。呜呼,孰意其七日不汗死耶!容若既得疾,上使中官侍卫及御医日数辈络绎至第诊治。于是上将出关避暑,命以疾增减报,日再三,疾亟,亲处方药赐之,未及进而殁,上为之震悼,中使赐奠,恤典有加焉。容若尝奉使觇梭龙诸羌,其殁后旬日,适诸羌输款,上于行在遣官使拊其几筵哭而告之,以其尝有劳于是役也。于此亦足以知上所以属任之者非一日矣。呜呼,容若之当官任职,其事可得而纪者,止于是矣。余滋以其孝友忠顺之性,殷勤固结,书所不能尽之言,言所不能传之意,虽若可仿佛其一二而终莫能而悉也为可惜也。容若性至孝,太傅尝偶恙,日侍左右,衣不解带,颜色黝黑,及愈乃复初。太傅 人加餐辄色喜,以告所亲。友爱幼弟,弟或出,必遣亲近咂突ぶ幢赝樱晕!F湓谏锨埃辞塾谐6取P阅屠涂啵虾慈龋甭俅危桓移蛐葶遄砸荩喾晴柴噫咚芸耙病W杂状厦簦潦橐辉俟床煌I莆谕右丫涑鼍耍弥婀ぃ每⒋罄浞岣瘛S认参剩蕴啤⑽宕岳粗蠲掖式杂醒”荆院槲湓细牟⒘裘洞试险浴贰K恫嗝奔泛蟾兑氛撸源室病:霉郾彼沃鳎幌材隙芍罴遥逍滦泠粒匀怀荩D诿收呓怨橹壑卸唷F涫榉●液幽希俦眷涑鋈胗诨仆ツ诰熬5比攵缘钔а粤⒕停慊渲轿抟槐史枪湃苏摺<錾鹨圆坏蒙系谌氪使菸萑籼鞠氨欢髅弥眭踔校笾现栽炀椭撸鹩性谝病H萑羰昙瓷破锷洌栽诨肺酪姹阆埃⑽薏恢校潇桴鲜保闭誓诘窆榫恚碓幼笥遥赵蛐A裕贡囟潦椋樯胨索嗪汀<湟砸庵破鳎嗲所不能。于书画评鉴最精。其料事屡中,不肯轻与人谋,谋必竭其肺腑。尝读赵松雪自写照诗有感,即绘小像仿其衣冠,坐客或期许过当,弗应也。余谓之曰:尔何酷类王逸少?容若心独喜。所论古时人物,尝言王茂弘阑?阑?,心术难问;娄师德唾面自干,大无廉耻,其识见多此类。间尝与之言往圣昔贤修身立行及于民物之大端,前代兴亡理乱所在,未尝不慨然以思。读书至古今家国之故,忧危明盛,持盈守谦、格人先正之遗戒,有动于中未尝不形于色也。呜呼,岂非大雅之所谓亦世克生者耶;而竟止于斯也。夫岂徒吾党之不幸哉!君之先世有叶赫之地,自明初内附中国,讳星根达尔汉,君始祖也,六传至讳杨吉努,君高祖考也。有子三人,第三子讳金台什,君曾祖考也。女弟为太祖高皇帝后,生太宗文皇帝。太祖高皇帝举大事而叶赫为明外捍,数遣使谕,不听,因加兵克叶赫,金台什死焉。卒以旧恩存其世祀。其次子即今太傅公之考,讳倪迓韩,君祖考也。君太傅之长子,母觉罗氏,一品夫人。渊源令 绪,本崇积厚,发闻滋大,若不可圉。配卢氏,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兴祖之女,赠淑人,先君卒;继室官氏,光禄大夫少保一等公朴尔普女,封淑人;男子子二人,福哥、永寿,遗腹子一人;女子子一人,皆幼。君生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戊辰,卒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已丑,年三十有一。君所交游皆一时亻隽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若无锡严绳孙、顾贞观、秦松龄、秀水朱彝尊,慈溪姜宸英尤所契厚,吴江吴兆骞久徙绝塞,君闻其才,力赎而还之。坎坷失职之士走京师,生馆死殡,于赀财无所计惜,以故君之丧,哭之者皆出涕,为挽辞者数十百人,有生平未识面者。其于余绸缪笃挚,数年之中,殆日以余之休戚为休戚也,故余之痛尤深,既为诗以器之,应太傅之命而又为之铭。铭曰:天实生才,蕴崇胚胎,将象贤而奕世也而靳与之年,谓之何哉。使功绪不显于旗常、德泽不究于黎庶,岂其有物焉为之灾,惟其所树立亦足以不死矣,亦又奚哀! 为了校读方便,我们权且简化石碑拓片文字为 “拓本”;北京图书馆藏手抄本为“抄本”;《通志堂集》附录文为“通本”;《园集》所载为“本”。

1.拓本与抄本均有“皇清”二字起头,通本与本则无。启功先生指出这是“石志之体”与“集本之体”不同的缘故。编辑诗文集时例省。

2・拓本、抄本在“一等侍卫”之下,作“佐领”,通本、本则作“进士”。据墓志铭记载:纳兰性德康熙十五年殿试二甲六名进士。任佐领时间,墓志铭无记载。

3.拓本有“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教习庶吉士昆山徐乾学撰文,经筵讲官都察院左都御史泽州陈廷敬篆盖,日讲起居注翰林院侍读高士奇书丹”字样;抄本仅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教习庶吉士昆山徐乾学撰文”;通本只有“徐乾学”三字;本是徐乾学本人诗文集,篇下自然无须署名的,开首便是铭文内容。

4.拓本、抄本“从吾游者亦众矣。”通本、本作“从我游者亦众矣。”此则抄本同于拓本、不同于通本之处。

5.拓本、抄本、通本“如容若之天姿之纯粹,识见之高明,学问之淹通,才力之强敏,殆未有过之者也。”本于“天姿”下,“强敏”上,四个‘之”字,皆删去。

6.拓本、通本、本俱有“初名成德,后避东宫嫌名,改曰性德”字样,独抄本无“避东宫嫌名”五个字,只言“初名成德,后改曰性德。”

⒎通本:“条对凯切,书法道逸,读卷执事各官咸叹异焉。”拓本、抄本“凯”作“剀”,余同。惟独本全删此十八字。

⒏通本:“海子沙河及西山汤泉”,拓本、本皆无中间之‘及’字。启功先生指出:“中间著‘及’字,以见其不相联属。”

⒐通本、拓本:“东岳”,本作“东岳”,抄本作“东岱”误。

10.通本:“上知其有文武才,非久且迁招矣。”拓本报、抄本俱无“非久”二字,本则与通本相同有此二字。

⒒拓本、抄本“六日不汗死耶”。通本、本“耶”作“也”。

⒓通本:“日数辈络绎至第诊治”,“拓本”抄本作“绎络”。

13.拓本、通本、抄本于“书所不能尽之言”下接有“言所不能传之意”,本独删去此七字。

⒕通本:“而终莫能而悉也”,拓本、抄本作”而终莫得而悉也”,本作“而终莫得而悉”,少一“也”字。

15.通本、拓本:“太傅尝偶恙,日侍左右”,抄本:“尝”作“常”,误。本作“太傅尝偶恙,侍左右”,去一“日”字。

16.通本;“及愈乃复初”,拓本、抄本同。本删“初”字。

17.通本:“太傅及夫人加餐辄色喜,以告所亲。”拓本、抄本皆同,惟本全删之。

18.通本:“不敢乞休沐自逸,类非绮襦纨绔者能堪也。”拓本、抄本“自逸”作“自暇”。本则自“休沐”以下全删除之。

19.通本、拓本、抄本:“读书一再过即不忘”,本又改作“读书过目不忘”少三个字,又多一个“目”字。

⒛拓本:“善为诗,在童子已句出惊人,久之益工,得开元、大历间丰格。”通本“益工”作“益上”,抄本“童子”下多一“时”字,余与拓本相同,本将此段文字全部删去。

21.通本、拓本、抄本:“尤喜为词”,本作“尤工于词”,跳过“在童子”及以下20字,直接接于“善为诗”三字。

22.通本、拓本、抄本:“以洪武韵改并联属名《词韵正略》” 本只作“撰《词韵正略》”,删去九字,加一“撰”字。

23.本于“海内名词者皆归之”下面,增加一段文字:“尝请予所藏宋、元、明人经解抄本,捐资授梓,每集为之序。”计22字。

24.抄本于“他论著尚多。”以下,增加“生平所最究心者经解一书,嗣刻问世”。其他本皆无此15字。

25.通本、拓本、抄本:“珥貂之行”,本作“珥貂之列”。

26.拓本、抄本:“扈晔时,毡帐内”,通本、本俱无“毡帐内”三个字。

27.拓本、通本、本皆有“所论古时人物,尝言;‘王茂弘阑^阑^,心术难问;娄师德唾面自干,大无廉耻。’其识见多此类。”一段文字,惟抄本全部删去之。本“王茂弘”作“王茂宏”。

28.通本、拓本、本:“养汲弯”,抄本作“仰嘉努”。

29.拓本、通本、本:“第三子讳金台什”,抄本无“第三子”三个字,“什”作“师”。

30.通本:“女弟谓”,拓本、抄本、本皆作“女弟为”。

31.拓本、通本、本:“太祖高皇帝”以下有:“举大事,而叶赫为明外捍,数遣使谕,不听,因加兵克叶赫,金台什死焉。卒以旧恩存其世祀,其次子即今太傅公之考。”一段文字,抄本全部删去,而增加“初受命,于是叶赫诸子皆仕皇朝”13字。此种改动明显出于政治原因。

32.通本:“讳倪伢韩,君祖考也。”拓本,本与此相同,抄本作“讳倪迓汉者,则太傅公之考而君祖考也。”

33.通本、拓本、本:“渊源令绪,本崇积厚,岁闻滋大,若不可圉。”抄本则全删此16字。

34.通本与本:“继室官氏,某官某之女”。拓本作“继室官氏,光禄大夫,少保一等公口口普女。”抄本作“继室官氏,光禄大夫少保一等公朴尔普之女”。

35.通本:“五月己丑。”拓本、抄本同,惟本缺“己丑”二字。

36.通本:“男子子二人福哥”之下有墨钉占去一字。本同于通本,无墨钉。拓本作“男子子二人:福哥、水哥,遗腹子一人。”抄本则曰:“男子子三人:长富格,次富尔敦,次富森。”

37.通本:“若无锡严绳孙、顾贞观、秦彪龄、宜兴陈维崧、慈溪姜震英所契厚。” 本与此相同。拓本、抄本在“陈维崧”后增有“秀水朱彝尊等”五字。

38.通本:“闻其才名”,拓本、抄本、本并作“闻其才力”。启功先生谓:“以‘才名’易‘才力’,亦极见斟酌。”

39.通本:“为哀挽之词者”,拓本、抄本并作“为挽辞者”。本同于通本。

40.通本本于“为之铭”下,存“其葬盖未有日也。”拓本、抄本无此六字,以其下葬时间已定,可惜不曾予以记录。

以上40条,是校读徐乾学撰写的纳兰性德墓志铭四种记载文本的诸多异同。为省略便读,各本不曾加上引号。

转载申明:灵堂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