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找殡仪 > 正文

有什么党为人民服务的事?越详细越好!

2023-01-10 11:13:06  来源:网络   热度:

人民公仆高翠英

2月25日,大雪过后的河北省张北县寒风凛冽。二台镇东滩村小学校长孙凯告诉记者:“等到一开学,我们学校就改名‘翠英小学’了。”

看着眼前8间宽敞、明亮的大教室,孙凯陷入回忆之中。一年半前的一天,张北县副县长高翠英前来检查工作。当时,几间低矮的土房塌了一角,雨水从屋顶的缝隙里滴滴答答落下来,孩子们的脚和桌椅腿泡在汪汪积水里。高翠英心痛得掉了泪,说:“再苦不能苦孩子!我来想办法。”随后,她东奔西走,帮助村里争取资金10万元,翻新了所有教室。

2004年12月2日,40岁的高翠英在下乡调研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因公殉职。噩耗传来,东滩村44名村民联名写信,请求将学校更名为“翠英小学”。

“工作就如她的生命!”

回忆起高翠英,张北县委书记魏福刚说:“在高翠英眼里,工作就如她的生命!”2002年1月,高翠英调任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张北县副县长,分管文教卫生工作。上任后的一周内,她跑遍了全县18个乡镇,走访了全县30多所学校。为抓好学校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她制定了一整套调整方案,并千方百计到外边争取支持。

2003年4月初,在非典疫情严峻的日子里,高翠英无暇顾及因病发烧住院的儿子,坚守在抗击非典第一线。连续60多个日夜,她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走遍了全县所有乡镇、学校、医院和企事业单位。本来瘦弱的她,又消瘦了一圈。张北县计划免疫、卫生检验、地方病防治等7项工作获得了当年的市级先进。广播电视、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工作连续3年位居全市前列,这里都有高翠英的心血。

2004年“十一”前,她获知省卫生厅要选择5个县实施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不顾重病住院的母亲,连夜赶赴石家庄,为张北县争取资金315万元。等她赶回医院时,母亲已永远离她而去。

“她是党的好女儿!”

“她没有官架子,心里装着老百姓!”在整理高翠英遗物时,一个小小的笔记本,让在场的领导和同事们唏嘘一片。那上面记得密密麻麻,全是贫困学生和贫困家庭的情况。哪家孩子快失学了,哪家的病媳妇又该复查了,哪所学校该搬迁了,哪个老教师的医药费该解决了……记得详详细细。

2004年,学生吴晓燕考上大学,全家却为7800元学费犯愁。高翠英来了。她说:“如果张北县文科状元念不成大学,我这个主管副县长也感到丢人!”她亲自跑有关部门,为吴晓燕争取到了4万元助学基金。

高翠英平时刻苦钻研,是公认的学习型干部。2003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并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

高翠英是张北人,在县里有很多亲友。在她当副县长的3年中,全县安排调动教师60余名,为县医院调入医务人员32名,她没有为一位亲友开过口。

得知高翠英因公殉职的消息后,孙凯和东滩村小学的30多名学生连夜制作了999朵白花,第二天早早赶到县城,摆放在高翠英遗体周围。12月4日,为高翠英送行那天,张北县殡仪馆里,上千名干部群众泪湿衣襟。高翠英的弟弟代表全家人向张北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姐姐的身上覆盖一面党旗,因为她是党的好女儿!

最近,河北省委追授高翠英“优秀人民公仆”称号。

人民公仆郑培明同志事迹

硬肩挑重担 公仆显本色 �

2002年春节,一封特制的信寄到了湖南省委。一张剪裁过的红纸作为信

纸,寄信人为它精心装饰了金边。信中写道:“敬爱的首长,1990年你不辞

劳苦亲自爬上了我们崇山峻岭上的苗寨视察,访贫问苦,你是第一个能深入到我

们海拔1700米高山陡坡上的省委亲人……”�

这封字迹不太工整的信发自湖南的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米

良乡叭仁村。

收信人:郑培民。�

重任

1990年5月,湘潭市委书记郑培民被调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出任

州委书记。�

湘潭和湘西,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湘潭是湖南省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离省

会长沙只有1小时车程;湘西,是全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去省城要坐1

4小时火车。去湘西工作,是只有硬肩膀才能挑起来的重担子。多年来,省委一

直把湘西的脱贫致富放在突出位置。�

领导与郑培民谈话。刚一谈起去艰苦地区工作的重要性,郑培民笑了:“请

直说吧。”�

调动的意向被和盘托出。准备做郑培民思想工作的话没有必要说了。

平级调动,又是“从米箩里跳到糠箩里”,十几年后的今天,人们还在为他

的痛快回答而敬佩。�

郑培民一上任就问:“哪个村子最穷啊?”随后,就去了叭仁村。�

“叭仁”是苗语,意思为山顶上。要到达这个三面悬崖一面山的村寨,首先

要从湘西的首府坐车到乡里,然后,喘着粗气,手脚并用,徒步走上4个小时的

12公里陡峭山路。苗族群众之所以十几年后还记得郑培民,是因为他是住过这

里的最大的领导。在他之前,只有乡干部爬上过这个走起来累死人也吓死人的山

头。�

时隔多年,他在州干部大会上说过的8个字还像楔子一样钉在人们脑海里:

来湘西“三生有幸”;在湘西“埋头苦干”。�

郑培民接过前任的接力棒,率领全州干部群众继续围绕扶贫开发这根主线做

文章。�

湘西贫困。每逢青黄不接时,全州有三四成百姓断粮,政府不得不从外地调

入大量返销粮。

自治州开始推行“双两大”地膜玉米新技术。这是一项弯着腰,在田中豆腐

块大小方格周围摆两株苗的累活,郑培民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指挥,他带着机关干

部下地,自己弯着腰在田里干活,给农民演示。1992年春,在田里示范劳作

了几天的州委书记郑培民,一脚踩空,仰面摔下了三米多高的田坎,摔成了脑震

荡。�

书记的行动也是推行农业新技术的“科教示范”,从这一年起,全州的粮食

开始自给。�

学理工出身,又来自工业较发达的湘潭市,郑培民无疑比其他人更具有现代

化的工业理念,他看到的是湘西州未来10年后的发展前景。这个前景,又可能

是当地干部群众在短期内不能理解的,这是考验郑培民耐心的过程。他用手比划

过一个雁阵给干部们看:“大雁飞在天上,要有一个班长,就是领头雁。这个领

头雁啊,不能飞得太快,脱离开雁阵,就起不到头雁的作用了;可也不能飞得太

慢,混在雁阵里,就失去了头雁的作用。”�

湘西州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小水电,为自治州的发展起步奠定了

基础。然而,小水电受着季节的制约,也制约着湘西的进一步发展。但在当时的

观念和体制下,放弃了小水电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地方和一些部门的利益,因而阻

力重重。郑培民这时起了“头雁”的作用,果断决策:引进大电网。�

湘西州当时的湘泉酒厂,只是一个年上缴利税200多万元的小酒厂。郑培

民在前任扩建湘泉酒厂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支持了这个酒厂的三期扩建。如今,

壮大起来的湘泉酒厂已成为上市公司,自治州干部的工资,三元钱中就有两元来

自这个公司上缴的利税。�

现在看来,郑培民十几年前在湘西做的,虽然没有把政绩摆在自治州首府的

街面上,但却是为即将起飞的湘西州养壮身子骨,丰满羽翼而练的内功。这种打

底子的事情,不太显山露水,但却是那种要咬紧牙关努力的沉重活计。�

叭仁是个为水发愁的村庄。滴水贵如油,接济不上的时候,村民之间宁愿出

借粮食,却不愿让邻居拎走一桶水。郑培民去调查后,政府为村子通了水,拉了

电。村民们再不用走上16里路,拎着重重的木桶,吃力地到山沟里去提水了。

两年多时间,郑培民跑遍了全州218个乡镇,住过30多个乡镇。这只是

一个粗略到乡镇,尚不包括村寨的统计。除去在省里州里开会、办公需要的时间

,在“开门见山”的湘西,这是一个没有喘息之机的数字。�

妻子去湘西看他,一进屋,地上扔的是一双粘满泥巴的胶鞋,唯一一套出国

时置办的西装,在柜子里已被虫子蛀满了洞。郑培民拦住要帮他刷鞋的妻子:天

天都要穿,一出门,还是要粘泥的……�

形象是干出来的。在湘西州委的选举中,郑培民全票当选州委委员,全票当

选州委常委,全票当选州委书记。有的干部誉称他是“三个百分之百”,郑培民

当即纠正说:“只有一个百分之百,那就是全州人民对共产党百分之百的信任和

感情!”�

火禾公路,这条在凤凰县地图上细得像根线的乡级公路,在火炉坪乡500

多户群众的心中,大得像一片天。�

修这条公路时,郑培民已经调到了省委,火炉坪乡依然是他的联系点。他领

着技术人员,吃着缓解心脏病的药,晃晃悠悠地攀上悬崖峭壁去勘察。为这条路

,郑培民十分少见地向自治州一个熟识的干部发了火:“你敢糊弄我?公路的配

套资金为什么不到位?怎么向老百姓交代?”�

十几公里的火禾公路打通了,是全州标准最高的乡级公路。山外的小贩开着

车,直接停到山里人的门外,把一筐筐的猕猴桃搬上了车;高兴的苗族村民守着

家门口卖西瓜,卖掉一个,就在西瓜上拍一下:“这是郑书记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

火炉坪乡的苗族群众坚持要把剪彩的光荣留给郑培民,哪怕是为了将就郑培

民繁忙的工作,把公路正式通车的日子一推再推。他们去年7月就写好了大红的

标语,等着郑培民亲手把它们展开。他们想,郑书记虽然听不懂苗语,但是,老

百姓欢天喜地的表情,他看得懂啊!

真情

在湖南,常常会听到人说:“培民书记是我的好朋友。培民书记像我的好兄

长。”�

说这话的人大都是普通百姓。该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和多么平等的关系,才

能让他们自信地将一个省委副书记称为自己的朋友?�

曾令超,一位司法干部,在一次维护社会治安的事件中受伤,双目失明,后

来从事文学创作。他听说了兼任省残联名誉主席郑培民的名字,写信去希望得到

郑培民的题词。�

犟犟的老曾打定主意只写一封信:如果郑培民不回信,那我也犯不上巴结他

,管他是多大的官!�

回信来了,曾家的电话也响了。�

半个多小时的电话里,郑培民详细询问了曾令超的各种情况。他怕在纸框子

里摸索着记录的曾令超不方便,把自己家里和办公室的电话重复了三四遍。�

最后,郑培民一定要等到曾令超放下电话后,自己才挂电话。老曾实在受不

了这等“待遇”,坚持让郑书记先放电话,推来推去,还是老曾拗不过书记。以

后,在他俩的交往中,这已成为习惯,也成了默契:每次,郑培民都要听到电话

那边“咔嗒”一声,自己才轻轻挂上电话。见了面,郑培民一把抱住了什么都看

不见的曾令超:“你摸摸我,咱俩高矮胖瘦差不多!”他又摸摸曾令超脸上的伤

疤:“阴天下雨会疼吗?”�

热茶倒好,先放在一边。等到不烫了,郑培民才端到老曾手上,“现在可以

喝了。”�

湖南桃源县漳江镇有个川湘饭庄。说是饭庄,其实就是个灰头土脸的路边小

店,小到只有两张桌子,走在路上一眨巴眼就可以略过它。郑培民偏偏与这家饭

店的老板李德胜成了朋友。

李德胜身有残疾,虽为“老板”,日子仍显艰难。每次往来湘西州与长沙,

只要是坐汽车,郑培民一行人准会到李老板的鸡毛小店吃饭。每次,郑培民都要

从包包里扯出一条特意带来的香烟:“给,拿着抽!”李老板也有礼物回赠:自

家渍的酸萝卜泡菜。�

就是当上了省里的领导,只要路过,郑培民的笑脸还是不改,照样交钱吃饭

。�

其实,李德胜的小饭馆所处的位置并非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饭菜手艺也没有

什么特殊之处。郑培民的秘书、司机都明白,培民书记用这种办法既可了解民情

,又不给当地政府添麻烦,也照顾了李德胜一家的生计。可郑培民却又从不说破

,他顾及的,是残疾人既要养家糊口,又不轻易受人施舍的尊严。�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这句话出自郑培民的心。即使当了大干部,郑培

民还是像一棵永远不会离开大地的大树,枝蔓扬得越高,根往泥土里扎得越深,

他的根系牢牢地扎在“人民”二字上。�

凡是群众写给他的信,郑培民总是坚持自己拆看。下农村,郑培民要到农民

家去,掀开锅盖,瞧瞧吃的什么饭;看看猪圈牛栏的家畜,撩开蚊帐摸摸农民床

上的被褥。郑书记还爱在农民家吃饭,筷子直奔油辣的农家菜,粗糙的饭食也嚼

得津津有味。有时,他还会宿在农家。这个住宿的人家他会留意选一下。在湘西

州永顺县高坪乡雨龙村,他每次去那儿,都住在一户孤寡老人家。郑培民心里明

白,农村的孤老,没有子女照顾,精神上孤寂,有时也难免被不懂事的乡邻欺负

,他要用自己的行动,为孤寡老人带来精神上的支持和尊重。�

郑培民是个心细的人。他回湘西,有两件事必须做――陪老同志吃一顿饭,

打一次扑克;他下乡,在乡镇和农民家吃饭,一定会把饭钱交上――“老百姓生

活得不容易!”�

一次,走进火炉坪村,郑培民发现一位老人在远处招手,村干部向他解释,

这是村里的五保户,80多岁了,没见过省里的大干部,想把你看得清楚一些。

“那好,我和老人照张像,让老人家看个够!”郑培民笑着走了过去。

一天晚上,工作结束得早,郑培民兴致颇高,“走啊,咱们也去尝尝夜宵!

”�

趁司机停车,郑培民站在夜宵店门口,与摆槟榔摊的小贩聊起来。小贩告诉

他,自己是下岗职工,父亲得了癌症,一天摆摊下来赚的钱刚刚可以供一家人糊

口。�

郑培民心里难受极了。他转身离开,“你看人家生活得多艰难!这夜宵怎么

吃得下去!”

对郑培民来说,他与普通的百姓,压根是长在一起的,他的心为他们而快乐

,为他们而疼痛。

砥柱

1998年,惊涛骇浪挑战常德。�

湖南常德市安乡县,身受长江和澧水、沅水三大水系夹击,临洪大堤长达4

00公里,是历史悠久的“洪水走廊”。�

1998年7月24日晚,安乡县安造垸溃垸。这个垸子里,有县城和5个

乡镇、一个农场,共18万人,其中四分之三的人口和财产,集中在安乡县城。

如果县城不保,那么汹涌而来的洪水可以一直淹到三楼。当时的安乡县城,电力

中断,一片漆黑,老百姓几乎都搬空了,就是没有离开家园的人,也搬到了相对

安全的顶楼上。

正当人们惶惶不安,没有主心骨的时候,郑培民来了。他不是象征性地点个

卯就走,而是安营扎寨,住进了黑洞洞的县委招待所。“指挥抗洪的省委副书记

和百姓一起住进了‘水围子’”。消息不胫而走,人们悬着的心,咕咚一声落了

地。

身为省委领导的郑培民十分清楚这个时候冲上前线、指挥抗洪的份量。他多

年来对水利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对战胜洪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郑培民在安乡指挥了三大战役:赶在洪水扑到之前,抢修了一条11公里的

隔堤,保住了安乡县城;指挥堵塞书院洲溃口,用血肉之躯扼住了洪水之喉;湖

北境内的黄金大垸溃决后,统帅抗洪大军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北大堤保卫战,

拒千里洪峰于湖南重镇常德市之外……�

就着堤外滚滚洪水,郑培民坐在堤上,吃着盒饭,静静地度过了自己的55

岁生日。

雨过天睛,骄阳似火。居住在大堤上的4万灾民头顶烈日,衣食不足,缺少

清洁的饮用水和药品,眼看疾病就要在大堤上流行。�

路过大堤的郑培民告诉司机“绕道走”――他不忍看着灾民们一边让太阳晒

着,一边还呼吸着他的车扬起的灰尘。但郑培民的心却没有绕着走,他拍板,要

在3天的时间内,把几万灾民转移到可以吃上饭、喝上水的垸子里去。

命令一下,故土难离的灾民们落着泪,望着只落出屋顶的家园,一步一回头

地离开了自己生长的土地。指挥部及时调来育苗的蔬菜种子,衣食无忧后,灾民

用最快速度恢复了生活和生产。�接着,开展防疫工作的省医疗队来了,帐篷学

校搭起来了。堤外洪水滔滔,堤上书声琅琅,帐篷顶上,红旗飘飘。�

水灾过后,郑培民提出,让老百姓从水窝子里搬出来,住到山上去。

中央提出移民建镇后,郑培民从方案到资金的落实都一一过问。他一遍又一

遍地叮嘱:那是中央给农民的钱,不许坑农民的钱!�

地方同志向郑培民表示,在抗洪中,当地政府连书记的生活也无法照顾,心

里十分歉意,最后想送点礼物表示一下。

一句很重的话从素来温和的郑培民嘴里扔出来:“老百姓遭了那么大的灾,

你们还要表示什么?!”�

抗洪期间,郑培民平均一天只睡两个小时,情况紧急时甚至还要冲上去搬麻

袋抢险,这对他这样一个身患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的人来说,实在是太危险

了。

省委领导也牵挂着他的身体,下命令:每天要保证郑培民吃上两个鸡蛋!

然而,郑培民关心的还是他人。听说一位同志因为血压高而住进医院了,就

连忙去看望。�

从医院出来,知道郑培民病情的同志心里酸酸的:人家低压高到了95就可

以休息了,可低压已经升到105的郑书记,却天天还要在夜里两三点钟,到大

堤上查管涌!

郑培民深知身体的重要性,他说过,“身体是1,政绩、家庭、知识等是1

后面的0,0越多,成绩越大,但没有了1,再多的0都是0”。但个人的身家

幸福怎么能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相比?受命于危急之刻,面对重于泰山的责任

,他已经做好了“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准备。�

郑培民在大堤上,整整呆了60多天,400公里的长堤在他脚下踏过不止

一遍。回到家里,掉了20多斤肉的郑培民对妻子说了实话:“这次抗洪,是对

我生命极限的挑战!”�

其实,平时的郑培民不属于那种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型的领导,哪怕是创新

和开拓性的工作,他也是稳稳当当、扎扎实实地去做,从来不搞轰动效应。�

郑培民曾经分管过湖南省的教育。搞减轻学生的负担,他去翻学生们的书包

,看哪一种教材是必需的,哪些是额外负担。�

全省中小学布局调整,郑培民亲自调查了两个月,走访了40多人,然后才

做决定。他说:“稳健决策,决不能留下后遗症,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决策正

确,是造福百姓;否则,是造祸百姓。”�

正因为这样的一步一个脚印,在郑培民分管期间,湖南的基础教育工作更上

层楼,全省教师的住房条件大大改善,素质教育的“汨罗经验”推广到全国;湖

南广播电视节目在全国早早地上了卫星,无论是思路,还是行动,都走在全国同

行的前面。

分管干部工作时,郑培民跟干部说话,不是暴风骤雨,而是春风化雨。和他

有过接触的干部都反映,郑培民不居功,不诿过,敢于承担责任;他当面敢于批

评人,背后却保护人;他表里如一,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在他手下工作,觉得

安全、踏实……�

谈到自己曾经的副手郑培民,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很有感触:“一个领导干

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能做到有口皆碑,很不容易!”

考验

比起普通百姓,领导干部会更多地面对诱惑和考验。在领导岗位上真正做到

固守操守,承受考验,比常人更难。�

“考验”二字,力重千钧。�

几年前,省委副书记郑培民的家,蒙受了一次小偷的“考验”。两个小偷撬

门进入没有装防盗门的郑家,把所有的抽屉全倒出来,连柜子里的衣服全都抖出

来捏过了,也没找到什么值钱的东西。�

翻腾到最后,他们只从郑家偷了4000元现钱和两条烟。

4000元钱,是郑培民女儿出差后尚未归还的公款。�

几个月后,盗窃案告破,小偷的坦白与郑家报案的数字,完全吻合。�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在老百姓眼里,郑培民就是

个在廉政问题上一辈子干干净净、只做好事的人。�

对于下级单位送的礼物,郑培民从来是能拒就拒,自己拒不了就让秘书去退

。�

集邮,可说是郑培民唯一的爱好。就是这个爱好,他也绝对保密,生怕有人

投其所好。�

无论是调离湘潭还是调离湘西,不喜张扬的郑培民总是挑选在早晨未上班之

时悄悄离去,而且事先不告诉周围人,他不想惊扰大家,也怕可能送来的人情礼

。�

郑培民记日记的习惯是大学时养成的。走上领导岗位,这个一日三省其身的

习惯细分为备忘录、工作笔记和日记。他收到的每一笔稿费,数额、收到的时间

及发放单位都在工作笔记上有详细记录,稿费的出路只有一个:交秘书登记收存

。�

这是郑培民在湘西州工作时的一段日记:“这次回湘潭度春节,我谢绝了办

公室派车送我的盛情,同时谢绝了办公室要为我报销路费的好意。坚持自费返家

,往返火车票近80元,自己掏腰包。有人讲我太板,我想,宁肯自己吃亏,对

自己严格要求,是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自觉做到的。”�

还是一段日记:“在吉首给两个孩子分别订做了一件羽绒上衣,这是我给孩

子们买东西中最大的一次,计247.61元。不占企业的一点便宜。”�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郑培民就先后担任市委书记、州委书记、副省长、

省委副书记,又曾长期分管全省农业、文教、政法和党群工作,可谓位高权重。

但他总强调,“情浓钱淡,永葆清白”,“君子之交淡如水”。�

郑培民偶尔也会收下极少一部分礼物。但送礼物者必须符合两个前提,一是

极为熟识的亲友、如同亲人一般的老部下、老同事;二是正常的人情往来,而不

是有事求他而送礼。

今年春节,他十几年前的老秘书去看他,送的礼物是一篓水果和两桶瓜子,

郑培民高兴地收下了,但转身又拎出两瓶酒,价值远高于送来的东西:“把这个

拿去!”�

“对待身外之物,要铁石心肠。”郑培民写得清楚,做得更明白。�

家风

“手拉手,户外走,说说话,散散心,情切切,意绵绵,身体好,永相伴。

”与妻子的一次散步,被郑培民在日记中诗意地记录下来。�

他的家,是尽人皆知的美满家庭,郑培民很爱他的妻子和儿女。只是他从不

用手中的职权来表达这份感情,他深知,权力是人民给的,是为人民做事的。�

几十年中,郑培民的职位一直在变动,而他的妻子杨力求的工作单位只变动

过一次,就是从湘潭市新华书店调到了省新华书店,职务仍然是一名普通职工。

调到长沙后,杨力求上班要走上40多分钟。她不会骑自行车,乘公共汽车

也不方便,多年来,她一直走路上下班。郑培民托人为妻子买鞋,指明买那种柔

软的、平底粘胶的鞋子,他要让妻子在风吹雨打的路上,走得舒服一些。但这个

有情有意的丈夫却从不让妻子搭他的顺路车。�

妻子敬重郑培民的为人,更注重维护丈夫的形象。杨力求有个“三不”:不

帮人向郑培民带任何信,不传口信,不接受任何礼品。他们的儿子说:“在廉政

问题上,爸爸把前门,妈妈守后门。”�

郑培民的日记,折射出“后门”的坚固:“某某同志来家,我不在家,请我

爱人转给我一封推荐信,并送了5000元,讲请力求旅游用。力求当即指出,

这是送‘错误’给我们,绝对不能收。”�

郑培民的儿子曾经有过被爸爸从车上赶下来的经历。他在湘潭大学读书时,

有一次爸爸从长沙去六七十公里外的湘潭开会,正在家中休假的孩子,便想搭便

车去学校。谁知郑培民一上车,看到已坐在车里的儿子,立即严辞厉色、毫不留

情地把孩子从车上轰了下来。�

郑培民曾这样鼓励自己的孩子读书上进,“与其我留给你们财富,不如给你

们留下创造财富的能力。读书,就是创造财富的能力!”�

孩子长大成人,每次出远门,郑培民从来不多说什么,他只是弯下胖胖的腰

身,默默地帮儿女一件一件叠衣服,再一件一件放在箱子里。�

只有一次郑培民的话很多,那是儿子代表大学生去台湾参加交流活动前:�

“多给大家讲讲湖南吧!湖南的特点是三乡一地。鱼米之乡,袁隆平的杂交

水稻,刘筠教授培育的湘云鲫是突出的代表;还是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之乡;一

地,是旅游胜地,张家界、凤凰古城中外闻名!”�

“湖南人会读书,‘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会种粮,还是古人的话,‘湖

广熟,天下足’嘛!会打仗,从来就是无湘不成军!”�

“湖南人有先忧后乐精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写着,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湖南人有求索精神,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

而求索’;湖南人有牺牲精神,谭嗣同有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湖南人还有敢于革命的精神,毛主席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多么豪迈!多有气势!”�

……�

郑培民做成的文化与精神的盛宴,足以使儿子品味一生。�

呼唤�

至今,谁都不忍告诉湘西凤凰县叭仁村的村民们,他们用金边框着的新春祝

福,郑书记没有看到。当秘书含着眼泪打开它时,百姓爱戴的培民书记,已与他

们天人永隔。�

今年3月11日,郑培民被抽调到北京参加中央干部考察组,工作中,急性

心肌梗塞突发。�

连郑培民自己都不会相信,困扰了他多年的病魔,一转脸就会变成死神。在

赶往北京医院的路上,他已无力地倒在秘书肩膀上,嘴里还在嘱咐司机,“别闯

红灯”。

谁想得到,一棵生命的大树就这样倒下!�

郑培民记了40多年的日记,中止在他去世的那一天。就在前一天,他还在

电话中叮嘱妻子:“你也是五十几岁的人了,也不是个铁砣,要注意一下身体。

”临挂电话时,郑培民轻松地对妻子说:“别惦记我,愿你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

可是,一贯为别人着想的培民书记,你可知道,你的离去,让多少人彻夜难

眠,多少人泪飞如雨!他们怎么能有一个好心情!�

湘潭市的老部下们最后一次看到你是今年春节。这次回湘潭拜年,你一反往

常,从汽车里拿出几件礼物,在场的几个老部下人人有份。�

回想此情此景,老部下们泪眼模糊了。培民书记呀,你是在向我们告别吗?

要是工作没做好,你可以批评我们,你不能一甩手就走,而且一

楼上的充其量算是党员为人民服务,不能算党.党是一个组织,一个团体,不是个人.

党为人民服务不体现在事情,体现在政策!

当然现在政策很好,可惜的是个人执行能力很差.

所以呢,可以说党很为人民服务,但是党员很少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