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墓志铭 > 正文

北魏赵谧墓志铭的全文翻译

2023-02-01 16:55:09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北魏赵谧墓志铭的全文翻译

大魏故持节龙骧将军定州刺史赵郡赵谧墓志铭

远源洪瘢胗至鳌W逍讼纳蹋下≈堋T晃何海芗探P幸逶蚬В娜时匦拧s粕睿灏袢蟆N囊员砘室跃诱颉:赜荆堑栏コ纭I戡I响,迹馥兰风。贵闲养朴,去竞违丰。形屈百里,情寄丘中。报善芒昧,仁寿多褰。辞光白日,掩驾松山。深灯灭彩,垄草将繁。德仪永往,清尘空传。

译文:(赵谧)祖先来源久远,是从赢姓分流出来的。这一族兴盛于夏商时期,在周朝兴盛的时候被赐以姓氏。保持到汉魏时期,族中有名的贤人连续得到任用提拔。本族人做义事都恭恭敬敬,履行仁必定遵守诚信。到了生下君侯时,身体被包裹,像美玉一样润滑。他的文章有文采,品性安定沉稳,禀性质朴却能培养志向,不是符合道的事情就不会推崇。声音美好就像珠玉发出的声响,走过后留下像兰花一样的芳香。以清静为贵,修养淳朴的品性,远离争吵、不好的东西。他的形象容貌超过百里之内的人们,可是,却只把自己想法带入坟墓之中。上天报答善事总是含糊不清,仁人的寿命多数短寿。他的言辞甚至比得上太阳的光芒,却只能把自己埋在松山,好像深夜的华灯灭掉失去光彩,坟垄上的草也将繁茂。他的德行仪采永远的去了,只留下清轻的尘埃在这里徒然散布。

对不起,忘了。

二、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少良朋

二苏兄弟自幼一起长大,苏轼长苏辙两岁,少年时同学同戏,或切磋琢磨,或登山临水,未尝一日相舍。后出蜀迎考,又同登进士科,同策制举。父亲苏洵去世后,二人更是相依为命,诚如苏辙所言:“手足之爱,平生一人。”苏轼则曰:“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少良朋”——在苏辙看来,平生有兄长一人的关爱足矣。苏辙敬爱兄长,甚至以“师”相待。他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说:“扶我则兄,诲我则师。”据《御选唐宋诗醇》卷35:辙为轼题像赞则云:“人曰吾兄,我曰吾师。”而苏轼也曾说国营企业辙:“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兄弟间自师友,此诚极天伦这乐事。

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扩写 尽量用四字词语!!

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四、《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译文

江 城 子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思念吧,但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与她交谈凄凉的景况。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妆。两人互相望着,没有言语,只有泪千行。料想年年断肠的地方,晚上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

五、清代王韬曾说:“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他这句话是称赞清代________所著自传体散文《 》。

沈复

《浮生六记》

以下是资料

沈复(1763~?)

清代散文家。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一生长期作幕僚,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嘉庆十三年(1808)五月间,随翰林院编修齐鲲出使琉球,参加册封琉球国王的盛典,十月间归国。在此期间,写作了《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自传体的散文。原有六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今存前四记。作者以纯朴的文笔,记叙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愉处与愁苦处两相对照,真切动人。书中描述了他和妻子陈芸志趣投合,伉俪情深,愿意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作者继宋代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及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之后,在《浮生六记》中以较长的篇幅记述了夫妇间的家庭生活,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实属稀见。书中对山水园林、饮食起居均有独到的评述。

清道光年间,杨引传在苏州冷摊上得到此书手稿,其时后两记已亡佚。道光二十九年(1849)王韬曾为之写跋,称赞此书“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光绪三年(1877)杨引传交上海申报馆以活字版排印,距成书已70年。1935年世界书局出版的《美化名著丛刊》收有《足本浮生六记》,所补两记均是伪作。

一周热门